摘 要:新课标的全面推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标准,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整合,再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引入全新的问题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有效策略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充分结合学生的语文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来进行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师除了要在问题教学情境当中增加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趣味性和生活化的内容之外,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来进行螺旋递进式的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对相关的语文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创设悬念问题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相关的语文知识讲解,并没有引导学生对语文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这将会极大程度的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构建悬念教学情境,不断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进行文章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实际的语文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例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其实是简单的根据教材进行讲解,往往很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烈的兴趣,这将会使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以首先提出悬念式的问题:“圆明园是什么?”、“圆明园当年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揭示了什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与圆明园有关的视频影像,或者毁灭后的圆明园的对比图,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圆明园的辉煌和败落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起了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在学生了解了圆明园的位置,以及其中热闹的买卖街、具有田园风光的山野乡村、玲珑的亭台楼阁、恢弘殿堂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进行英法联军的烧毁圆明园罪行的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同时使学生铭记历史,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强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创设质疑问题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课文内容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学会根据文章的提出相关的问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构建质疑问题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大胆的进行猜想和质疑,并在课堂上积极的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意见和看法,并通过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乌鸦喝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乌鸦的形象,并向学生简单介绍与乌鸦有关的常识和故事,如乌鸦反哺。然后,再进一步的结合课文内容来提出问题:“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就能够知道乌鸦通过向瓶中投石子喝到水。此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反思,从而鼓励学生提出“向瓶中投了石子之后,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教师在鼓励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和交流,并引导学生利用小石子、装着不同的水的瓶子来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过之后就能够知道当瓶子当中的水较多时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喝到水,但当瓶子当中的水较少时,即便投下石子也无法喝到水。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记忆,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创设递进问题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就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阶段性、分层次的进行问题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可以首先结合课文内容构建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有效解决的问题之后,赵是在进一步的增加教学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探究的方式来有效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通过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情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去商场购物,售货员多找了钱,应该占为己有还是归还”的场景,引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分析。在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在进一步的通过钓鱼的视频来导入课文教学。教师可以首先提出“文章主要讲的什么故事?”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总结的方式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再进一步的提出“为什么我不愿意将鲈鱼放回去,但父亲看表之后却坚持要我放回湖里?”、“父亲的做法正确吗?”、“在这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步的进行问题的讨论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惊喜--惊讶--疑惑--无可奈何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对父亲告诫我的话,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与鲈鱼一般相似的诱惑人心的‘鱼’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做的?”、“如果同学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由于而思、由思而学,同时也能够通过钓鱼的启示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是非观念和道德修养。
结束语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部分的教师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是语文教学思维的禁锢,在课堂上仍然是以基础知识讲解为重点,这将会严重的抑制实际的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来进行实际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整合,充分的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问题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度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为实际的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绍永.试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8(64):60.
[2]李孝泽.试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01):150.
[3]刘秀媛,刘秀珍.试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19):128-129.
[4]周相兰.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