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学本教育”已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目前我校正在开展基于预习背景的小学数学“学导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学导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先预习,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展示,自主评价、自主练习,教师进行恰当指导的有效教学模式,学校从课堂结构层面变革,以预习为前提,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为学而教,这种模式正有效的体现了“学本教育”这一思想理念。
【案例回放】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情境小故事导入。(视频欣赏:孟浩然与故友探讨鸡兔同笼问题)
2.出示例题:全班42名同学去划船,一共租用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5人,每条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二、预习展示,体验策略
1.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同学们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预习,先请同桌相互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2.交流展示——假设全是大船:
3.交流展示——假设全是小船:
4.除了假设成大船或小船来研究,还有不一样的假设吗?
小结:刚才我们展示了多种不一样的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先假设,然后比较,再进行调整,得出结果,最后验证。
三、发展迁移,深化策略
1.课前欣赏了鸡兔同笼小故事,一起来研究一下。(课件呈现:鸡兔同笼乐陶陶,三十五头百只脚。今日主人有雅兴,多少鸡兔把客考。)
2.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四、走进生活,应用策略
1.出示三轮车、自行车主题图。
2.请你用三轮车和自行车车轮作为条件,编一道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题目。
3.交流学生编题情况。
……
4.小结:听取不同意见后,再课件呈现答案,可以假设三轮车0辆、1辆、2辆、3辆……
五、首尾照应,拓展策略
课前我们欣赏了鸡兔同笼问题,首先是孟浩然给出了一种方法,他是怎么假设的?(假设全是鸡)故人又是怎么假设的?(假设全是兔)临别之际,孟浩然又给出了一种方法(金鸡独立雄赳赳,玉兔拜月情悠悠。足数之半减头数,鸡兔几何便可求。)这种方法又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我们用假设策略研究这一类型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一个普通的问题入手,来研究它不同的方法,再把它作为一种模型,最后加以广泛的应用。
【案例反思】
一、巧用数形结合,体会策略本质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于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如何进行调整,核心要让学生理解假设策略形成的本质,即:在画图中感受策略,在列表中体会策略。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策略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思考与设计:1、通过画图、列表、一一列举、方程、计算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假设全部是一种量的时候,与实际情况比较结果或多或少,此时就需要进行调整然后用另一种对应量来替换,而替换的这种量正是先求出的量。以计算法为例:假设全是大船,首先是对结果的一个假设,10×5=50(人);第二步50-42=8(人),是把假设的人数与实际的人数进行比较,得出多8人;然后再调整,多8人,就要从大船上减人,一条大船只能减2人,8人正好需要从4条大船上减去,而大船减少2人后就要拿小船替换,所以8÷(5-3)=4(只)就是小船的只数。当全部假设成小船时,情况正好相反。算式列出后,让多名学生结合算式说一说,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2、结合算式让学生理解意义,对于优等生来说容易接受,但对于后进生可能有所难度,考虑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有设计了一个动画演示的环节,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感知,深化理解。
二、应用实际生活,凸显策略价值
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新知,建立了策略的方法后,应充分感受策略的意义与价值。而用所学策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是体会价值的最好方式。在本课教学中为了体现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作了如下思考:
先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装配三轮车与自行车,让学生先通过比较两种车的车轮数量的本质区别,结合例题的形式编排一道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学生编题后交流情况,剖析编题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两种车数量确定后,对车轮的总数是有范围要求的,应结合生活实际,加以理解然后调整改正,直到符合实际情况。通过这样的一种基于生活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感受策略的应用价值。
三、内化策略意义,建构数学模型
在能力目标与数学思想方面应给予学生如何的培养?教学中作了如下思考:数学学习是一个知识掌握与内化的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结合本课知识结构与特征,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关注了建模思想的有效培养与建构。为什么要帮助学生建构模型思想?建构模型思想又有那些意义?
第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四基”的目标,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活动思想,而模型思想就属于基本活动思想之一;同时,模型思想也是新版课标中的十个核心词之一。第二:模型思想及相应的建模活动与很多课程目标点密切相关,提出模型思想能很好的支撑这些课程目标的实现。第三:模型思想本身就渗透于各课程领域之中,突出模型思想有利于更好理解、掌握所学内容。第四: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对小学生来说是可行的,尽管思想的渗透、感悟、培养不像某些知识的掌握那样可以立竿见影,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加强学生模型思想的建构,意义不言而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