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成都市XX市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成都市XX市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作 者:广冬梅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611130)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TCCXJY-2016-C18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实用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和关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才培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背景以及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建议,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多方压力及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等因素,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正确的引导,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才,也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及社会的和谐稳定。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个部委联合下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15年城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达到85%。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指出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作为成都市属高职院校,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如何借助区域优势配备一支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背景
目前欧美国家都设立有心理健康卫生、心理咨询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教育部召开的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指出,要推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心理和中国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 当前成都市XX市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的工作条件和师资力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是指在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既包括专兼职心理咨询员,也包括在其他岗位上从事心理健康的人员。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的好坏和质量水平的高低。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其中包括心理咨询预约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治疗室和学生活动室等。教师队伍男女性别比例合理,女性教师人数稍多,但基本接近 1:1 的合理比例;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干力量,具有年轻的活力和敢于尝试改革的创新精神;大部分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保证了较高的专业水准,大部分教师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1. 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思路,从以补救性为主转向以发展性为主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本来是以发展性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中遇到的咨询案例大多是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去找老师解决问题的学生或者在心理筛查时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老师们把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困扰和问题的学生身上,没有把精力过多的放在对学生整体心理的健康的预防干预上。从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学校在大一的时候比较注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是很少有高校针对大三毕业生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做一些改进,针对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并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内容的心理指导,但是重点放在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优化上,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学生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
2. 打破心理教育课程化,充分发挥同伴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对心理教师及心理教研室主任的访谈过程中,通过研究了解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上学校主要采取的主要还是把心理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健康教育课程,很多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一节一节地学,学完后进行考试的做法。这实际上是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向了教师讲,学生记,应付考试后完事大吉的死胡同,并没有真正内化为有效提高学生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力量,难以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初衷。并且结合本研究调查发现从心理压力解决途径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伴教育的作用很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遇到心理咨询时,在了解咨询对象的基本情况后,可以了解其关系亲密的朋友对其事件是否知晓,咨询对象是否向其倾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向其关系亲密的朋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从而达到同伴教育的作用。
3. 强化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提升心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 、专业性和技术性,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技术,才能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研究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虽然调查学校已形成一支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但是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时普遍感受自身专业能力不够,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技能,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自身并不适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因此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师资培训计划中,有步骤、多层次为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培训,使他们的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持续提高。
三、结束语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暂时尚不具备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基本条件,但要逐渐树立心理健康服务的新理念,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我们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不断完善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高职院校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瑜,裴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心理.2016.1(下旬).
[2] 马燕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分析[J].林区教学.2016(2).
[3] 雷巧华.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J].纺织教育.2010.25(1).
[4]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2008.35(6).
作者简介
广冬梅,1989.10,四川乐山;硕士,助教,公共事业管理,教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