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作 者:江廷元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公家汶小学,山东 泰安 271034)

摘   要:提高高效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转化“学困生”,关键在摸准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关于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前言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偏科,全方位地发展。当代的小学生教育中主要还是以数学与语文两项学科为主,小学语文课相对于数学课而言故事性比较强,小学生对语文课的接受程度要高于数学课。在有些小学生的眼里,数学课就是背加减乘除法口诀和一些其他算数公式,学习起来感到枯燥,在上课的过程中思想集中时间比较短,因此,这也给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提高小学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尝试。
1、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古至今,不论学习什么学科,学习兴趣都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最大动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性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会感到新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抓住这一点,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好动性。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时,在课后教师不妨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用废纸张分别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可以参照家中的收纳盒、教室的粉笔盒、铅笔盒等,教学生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画线,然后按照线缘进行裁剪粘贴成一个盒子的形状,课堂上对这些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学生进行耐心指正,言语不要太过苛刻。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授课内容进行理解,手与脑的结合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什么事都很难办成。小学数学“学困生”他们主要是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差较大的学生。数学成绩只是学生能力多方面的一种表现,数学成绩差并不见得其他方面也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
例如:以前笔者所任班级中有一位同学数学成绩就比较差,但她确非常有舞蹈天赋,也善于自由编排自己喜欢的舞蹈,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和她一起跳舞,学校每次的活动都会看到她的身影。笔者就利用她的这一长处,鼓励她学习。告诉她:“尽管你在跳舞方面很优秀,但是老师相信,如果你能够把其他学科也学习好,比如数学,你的爸爸妈妈应该会更加以你为傲,老师也会非常欣慰!”后来,她的数学成绩真的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到“学困生”中去,善于捕捉信息,发现他们的长处,增加其进步的信心和动力,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树立起自信心。抓住“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对他们的考试结果进行评价时,以激励方式为主,鼓励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缺点和不足,用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应该也能够做得更好。
3、积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进行人格感化
别林斯基言:“情感是心理品德教育的有效催化剂,是开启师生心理共鸣的钥匙。”“学困生”是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他们在有困难的时候,心理上最需要的是老师的教诲,学生的向师性也决定了教师人格感化具有重要作用。正如“短板效应”一样,一桶水到底能够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如果我们能够让“学困生”也能够真正学好数学,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也才会真正得到提升。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就非常关注学习成绩较差的一部分。在课后也会关注他们的课业完成情况,每次作业评改时,都会写上鼓励他们的语言,比如:“老师看到了你这次作业的用心度了,继续保持,你会越来越好”;“这次比上次明显有进步,加油!”等等。同时除了在语言上对他们进行人格感化之外,笔者还成立了“学困生帮扶队”,让班上那些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主动去帮助他们,形成一个以优带差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也能跟着成绩好的同学共同努力。
4、家校共同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困生”大多不愿意把他们心事向父母倾诉,有的学生不太想把真实想法告诉老师,有的学生却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和同学交流。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经常与这些“学困生”促膝交流谈心,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行为变化,和他们身边的同学交流,和他们的父母及时沟通,并指导他们的父母用正确的方法教育,齐心协力,营造共同转化的合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是一个个自然实体,是一个个有机的生命体,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遵循人的个别差异,遵循教育方法,按照小学生的一般特点,采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手段。尤其是“学困生”,要使他们积极向好的方向转化,不能奢望一蹴而就,教师要用真心、爱心去感化他们,感染他们。我们面对千差万别的“学困生”,应客观公正、细致耐心地给每一个“学困生”证明他们自身价值的机会,更应该精心地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快速转化,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数学素养。
结束语
总言之,对于学困生,我们不仅仅需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还需要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需要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需要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同时在以爱感染学困生,以理解包容学困生,用鼓励和赏识唤醒他们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激励他们上进,从主观上转变学困生,从而让数学学困生不再抵触学习数学,开始主动学习数学,喜欢上学习数学,懂得如何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沈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以扬州市某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3):35.
[2]何文娟.小学中年级学困生的现状转化策略研究: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