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关键。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知识,增加了词汇量和了解了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的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谈谈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几点心得。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读是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的交际行为,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与吸收。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阅读效率。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它需要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行成。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阅读时克服疲劳和倦怠的心理。阅读是一种艰苦的智力劳动,它与一般的体力劳动相比更为艰苦,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都很大。然而在阅读过程中过分的疲劳、紧张和焦虑都有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倦怠的情绪。这种情况下读者的阅读兴趣锐减,对实现阅读目标信心不足。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学生一般在做前面阅读文章时兴趣很浓,做后面的阅读文章时就会感到厌倦、急躁,甚至放弃阅读题目,解答也采用猜测的方式,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答题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必须努力使学生克服在阅读中产生的消极、倦怠的情绪,培养积极阅读的兴趣。
2、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手指着单词读,频繁地查字典,因为这样在阅读时容易把文章信息弄得支离破碎,导致阅读速度慢,理解不透彻,文章把握不准确或逐字逐句的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的阅读,抓住大意之后再进一步去理解内容。⑴一旦开始阅读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改变逐字逐句阅读方式,养成整体阅读习惯。⑵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要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来猜测判断词义,这样可以加快速度。⑶要以整句而不是以单个的词作为意群单位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阅读速度慢、理解不透彻、文章内容把握不清楚、答题准确率不高考试时失分较多的弊病。
二、注重对各种解答技巧的培养
解题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各种题型都有自己的设问形式。英语阅读题型最主要有四种,训练学生解答技巧时,要教学生根据不同的题型去寻找、选择答案。
1.细节题 细节是基础,对推理题和主旨题有很大帮助。细节题常见设问形式有: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2.What time does the writer think is…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4.The author mentions that… 对于细节题旨在考查学生识别材料中的具体事实和细节的能力。这时老师需要明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快速浏览文章,查找答案一般要对五个“W”进行考察,即who,when,where,what,why。只有明确考察的目的,才能快速的找到答案。
2、主旨大意 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概括中心。主旨大意题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2.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3.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4.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5.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is… . 6.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针对主旨题也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的理解能力。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捕捉大意找准主题句。一般来说主题句不在句首就在句末,当然有时也在句中。更深层次的需要对全文进行推理归纳。一开始可训练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以及文章第一段的前几句,尽量抓住其中的主要情节和论点。然后根据学生水平的提高慢慢提升训练的难度。
三、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数量
只重视课文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阅读能力还应该将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但是初中学生的课业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一些课外内容强行塞入他们手中,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引起他们的反感,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课余的阅读活动,开始阶段,选材难度忌高,内容方面可让学生从兴趣爱好着手,注意从贴近生活的学校生活,体育运动、旅游指南,天气预报等等题材开始,逐渐向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科普等发展:体裁方面,可遵循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到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顺序。总之,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要尽可能做到面广、实用,力求体现时代感,现实性和生活化,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最好采用限时阅读。如果对学生做题的时间不加限制的话,就只能加重他们优柔寡断,思维大慢,而不能适应新的考试要求。同时长时间的做同一类型的练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举行班内的小型竞赛,对成绩较好和进步较快的同学及时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部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阅读中的词汇障碍
在大量的英语阅读训练中,很多学生经常会遇到从未见过的或是记忆不太准确的英语单词,于是无形中就影响了阅读速度和继续往下阅读的心情。一个个生词成了一只只“拦路虎”。他们从心理对这种“拦路虎”感到发怵。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如:告诉学生出现生词是我们初中学生学英语语言时不可避免的事,遇到生词时保持心理平静,不急不躁,这样才不会因为一个生词打乱阅读理解的阵脚。并通过对文章整体思路进行梳理、联想、推理,判断出重要生词的大概意思。当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或猜测获得生词大意时,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体验自己获得知识的成功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只有通过对学生们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通过广泛的阅读训练,才能使他们的阅读能力能有所提高。使他们在英语阅读中感受到得心应手的语言运用技巧,简单的词汇也能表达出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