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
关键词:阅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我们总是在抱怨为什么学生连最基本的看图填空、简单的应用题、简单的连线题都做不好,但却未真正停下教学的脚步认真思考原因。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原来学生不是不会计算、不是不会看图,也不是不会表达,是读不懂题意,读不懂文义,不知道题干的具体要求。换言之即是数学阅读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影响了学生数学解题和运算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数学阅读教学,是当前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向。接下来笔者综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简述小学数学阅读的具体价值,并重点分析如何落实小学数学阅读的教与学。
1、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1.1 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
数学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合乎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从而也就能避免出现那种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地书写解题过程的学习困难。
1.2 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读懂数学内容。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1.3 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也是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过程。
2、落实数学阅读教与学的策略
2.1 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提问与质疑——教师辅导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或者不敢提问、质疑。阅读时也是显得“畏畏缩缩”,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和阅读疑问,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阅读形式单一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年龄小而包揽所有的课堂提问,应适当、适时放手,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使他们敢问、会问与善问,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如教学利息相关知识时,我让学生课前先自主阅读课本,通过询问、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惑。第二天课堂上,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如“存款的形式有哪些”“利率是由什么而定的”等。这样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又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2.2 帮助学生培养习惯,提高阅读意识——教师诱导
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的有效训练和时间的保障。阅读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中,可以在新知概念、法则的学习中进行,也可以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进行。
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要关注以下几方面:①阅读目录:解读教材编排顺序,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思考编者的编排意图。②阅读概念、定理、公式,正确理解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③阅读例题、线段图、思路图、统计图、书写格式,增强理解题意的能力。
2.3 授予阅读方法,让学生会阅读——教师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有其独特的阅读方法,对此笔者有如下尝试和总结:
一是,学会咬文嚼字,通过关键词进行阅读。数学语言简练、准确、严密、抽象,阅读时要教学生逐字、逐词、逐句反复咀嚼、推敲,认真分析,仔细缜别,领会其内容、含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
如:“分数的意义”是指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这里,学生只要弄清什么是“单位1”,什么是“平均分”,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二,加强内部语言转化,提高阅读技巧。数学课本中有生活语言,但更多的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包含日常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数学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语意的频繁转换,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来实现对问题的理解领会,通俗地说就是读懂题外之意。数学语言精练、严密,隐含有丰富的“题外之意”,我们应教会学生换一种说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这些题目中的数学语句,教会学生学会复述问题。让学生学会说题是训练学生转换语意,增强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对于概念、性质、法则、定律、公式等的阅读,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说,去正确表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在数学中的价值不亚于在语文中的价值,阅读之重要性我们当引以重视。在后续的教学中当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断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阅读、善阅读,并且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 丽.在小学课堂中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性 [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10期.
[2]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J].刘芳.基础教育研究.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