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幼儿更是如此,他们喜欢鲜艳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感人的故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实际课程建设中,我们往往片面理解课程,课程活动零碎,课程游戏性缺乏。我们试图通过三种策略让幼儿从“玩美”走向“完美”:(一)转变观念,用心建构课程;(二)回归生活,享受艺术情趣;(三)回归本真,历练生命成长。
关键词:玩美;课程;完美
正文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在幼儿的世界里,艺术活动就象吃饭、睡觉一样,是幼儿生命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活力玩美”课程是在陈鹤琴老先生“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的思想引领下,着眼于培养对幼儿一生发展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品质基础和动力,是一种为了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课程。我们尝试从游戏、生活等方面进行课程建构,分年段以主题形式展开,从而让孩子具有“自信、健康、自主、坚持、责任、尊重、友善、合作”的一些特质,让儿童获得快乐和意义。
一、现状分析
1.片面理解课程
我们都知道一日活动皆课程,但以前我们的课程往往局限于孩子某一领域的发展,如我们的“活力玩美”课程,局限于艺术领域的发展,每周要求每班组织一个有关创意美工的活动,认为这就是在落实课程,致使老师们苦于寻找活动内容,为做课程而做课程,重于形式而对课程要全面育人的理解走向了片面。
2.课程活动零碎
课程建设主要是为了培养一个完整的儿童,但在实际课程建设中,没有全方位地去架构一个课程,有系统地去规划幼儿园一日活动、一周活动、一个主题活动乃至一学年的活动等,往往只注重单个的活动,活动之间的联系缺乏考虑,致使活动的整体性缺失。
3.课程游戏缺乏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量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而现实生活中,给孩子自主体验、自主游戏的机会太少了,孩子的主体性缺失,课程效果不理想。
二、具体策略
(一)转变观念,用心建构课程
1.全面理解课程
我们的课程是要让孩子在玩美活动中发展孩子多种品质,心中始终装着课程目标。如要让孩子表现石头的美,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看到过的一些石头,然后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寻找各种不同的石头,玩石头,再利用多媒体与孩子一起欣赏各种各样的石头图片、艺术品等,当孩子们对石头有了深度感知,再让孩子来美化石头、表现石头,同时在探究、玩耍中发展孩子的一些品质,这样的课程才有一定的深度,而不是孤立地组织一些活动。
2.用心建构课程
我园的环境较小,但我们可以利用周边的资源进行课程建设。我们可以开展“花草节、达人秀、创意展”等活动;园区周围的高粱、水稻、竹子、石头、泥土,孩子可以充分地的玩耍,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充分感知这些材料的性能。就像陈鹤琴老先生说的“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只要我们用心,照样可以让孩子在我们的“活力玩美”课程建设下朝着更美更善更真的方向发展。
3.培养完美儿童
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完美的儿童,把一日生活当作课程来做。包括吃睡、游戏、学习、运动等,总而言之,教师和儿童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是课程的一部分。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全面育人,通过课程实施最终全面发展孩子。
(二)回归生活,享受艺术情趣
1.主题教学活动,融入乡土艺术
以地方资源为艺术课程来源,从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出发,以主题探索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让幼儿走进乡土,享受艺术。我们将自然界中显现出来的多种资源运用到主题教学中,如把艾草运用到《春天》主题活动中,让孩子在田间地头寻找艾草,采摘艾草,然后跟老师一起制作清明果等。
2.艺术周活动,体验创美乐趣
以艺术周的活动形式来开展玩美活动是幼儿学习美术的一个有利时机,我们把艺术周放在农村蔬菜瓜果成熟的秋冬季节。形态各异的土豆、番薯、萝卜、芋艿在孩子的眼里是可以塑造的艺术品。孩子们用青菜梗、青椒印画,一朵朵娇艳的玫瑰花盛开;各种种子积聚一起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用稻草刷点画,稻谷晒满场,稻谷装满框,表现出农村丰收的景象;用枯树枝和彩色塑料袋让冬天的枝头开满鲜花……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双手创造着美丽,让孩子在艺术的领域里尽情地邀游,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快乐情趣。
(三)回归本真,历练生命成长
1.立足农村感受美,拥有幼儿艺术情怀
幼儿美术教育是源于美的教育,幼儿表达性和情感性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可以得到提升。实施农村美术教育,在于认识本土认识家乡的文化,开拓审美视野,唤起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怀和艺术情操,从而使孩子拥有艺术的情怀。
多为孩子创设具有浓厚乡村气息的特色活动区域,让幼儿感受不同材质的作画效果。各种豆子、橘子皮、稻草、玉米棒等材料,在他们的精心制作后,都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尽情享受艺术操作的快乐,在玩耍中发展了美术表现表达的技能。
2.开发乡土拓展美,获得幼儿素质发展
幼儿玩美活动是一项发展基本素质的活动,它为幼儿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乃至幼儿的未来生活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和思想相结合,培养孩子健康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多元美术教育价值。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老师们充分挖掘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大社会,让他们充分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探索大自然的各种秘密,并和孩子们在大自然的宝库中一起收集各种可用材料,利用这些材料进行艺术教学,让孩子们在艺术的世界里尽情想象着、创造着、快乐着、完善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之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