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作 者:辛春根 (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主流。现代教育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利用网络资源弥补传统教育资源中的不足,通过网络资源能够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创新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能够多方面的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不同形式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数学;网络资源

1、引言
所谓教育网络资源就是借助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分布在互联网中的各种教育信息。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自己感兴趣的由其他教育者上传的各种资源,同时自己也可以上传自制资源供他人下载,这种情况有好有坏,好的一方面在于资源共享扩大了信息量,缺点在于很多资源都未经审核,存在很多错误。要求教师在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候务必要精挑细选,避免对学生造成误导。
2、通过网络资源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从认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初中生生处于认知高速发展时期,其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网络资源创设数学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其走神,有利于其紧跟教师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但是教师要注意教育情境的设置不可过于简单,最好和数学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否则毫无意义。以初中概率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掷硬币的方式创设生活情境。如“小红和小明是当天的值日生,最后到了去倒垃圾的这一步,小明说我手里有两枚硬币,我们掷硬币,如果是都是正面或者都是反面我去倒垃圾,如果是一正一反你去倒垃圾。请问这两位同学的分配方式公平吗?”通过类似的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实践和计算验证情境问题,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3、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模型,将知识具体化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不乏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对这些知识不能够完全理解。尤其是对于数学中的几何部分,空间几何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一些比较复杂的空间图形对于初中生来说认知还比较困难,现在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可以下载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空间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动画供大家记忆和欣赏,通过观看这些图片在脑海里构建起空间几何模型。对于初中代数学习部分,很多函数图像学生也不能够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中的几何画板很快描绘出函数图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理解。以教师讲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为例,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分别画出不同的函数图像,让学生从图像中揣摩函数性质,有条件的让学生自己操作几何画板,自绘函数图像,让学生根据图像观察函数性质,这比单纯的看课本和听老师讲更加直观,让人记忆深刻。
4、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探究思维
现在随着互联网网络的发展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学生能够在网络中自主查找各种教学资源,对探究活动中遇到的不熟悉的知识点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查找,简单而又快速。
以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要注意:
4.1明确学习主题  
(1) 主题的选择标准。①挑战性。学习主题具备挑战性,主题难度过低,学生完成任务后就难以对主题内容进行深刻的记忆。②生动性。生动的学习主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③实践性。教师在设置主题时,需结合学生的生活,在完成主题的学习后,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
(2) 确定学习主题。在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设置主题时,可以选择学科内外,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必须与课程标准相符合;在构建主题内容时,需将主题横向与纵向的知识网络均构建出来,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整体性。   
4.2分析学习主题
(1) 主题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主题目标。    
(2)学生分析。由于学生为整个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主体,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 学习资源的选择。网络资源为网络环境下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学习资源。为充分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生最好使用教师提供的资源网站,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其他网站。    
(4) 驱动问题的设置。在确定学习主题后,教师便根据主题内容,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出问题网络。例如,教师在选择“随机事件的概率”作为学习主题后,可以设计相应的驱动问题:生活中哪些为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大小表示什么?大家都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那如果你是农夫你会守在木桩旁吗?为什么?
4.3探究活动的具体实施与管理
(1) 学生自主性探究。自主性探究指的是学生单独分析、处理主题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等方面进行辅导,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当学生的探究内容与学习主题发生偏离时,教师应当及时提醒学生并予以纠正。
(2) 学生之间协作探究。在开展协作探究时,需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顺利完成主题的探究学习。
(3) 发布并交流探究成果。将探究的成果发布在网站上供教师评价,学生也可通过网络互相评价。探究成果不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发布,也可以是音频和视频的形式。 
5、结语
网络资源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希望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运用这座“宝藏”,通过有效工具挖掘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促进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欣. 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薛宜龙. 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探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4(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