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谈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的几种方法

谈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的几种方法

作 者:张东风 (黑龙江省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161300)

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情景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索,互动研究的兴趣,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教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出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境,是至关重要的,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出几种创设情景的方法。
一、创设引入情景
引入新课这一环节是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新知乐趣的重要环节,引入设计得好会很自然把学生带入新课教学之中平淡的引入,不但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比如我在教学“前后”这一内容时,我把龟兔赛跑制成板画而引导学生观察,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大家认识它们吗?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说出“是乌龟和小白兔”,接着提出问题,那么它们是怎样来到我们中间的呢?学生则说出小白兔跑在前面,乌龟走在后面,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这样用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激趣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创设练习情境
数学练习有时是枯燥、乏味的,一个问题让学习机械地重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创设出多种富于变化的方法会使学生在不厌其烦中掌握知识,比如我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采取教师提示活动方法,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去记忆、领悟,我是先让学生拍手记忆,再小组交流,师生对口令,和采摘苹果、找朋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在不断变换的情境中熟记了口诀,学会了应用。
三、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
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中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锻炼意志的有效方法,我在教学乘法口诀时,不是完全的照着教材的内容去走,而是采取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规律、总结口诀,比如数字5的乘法口诀时,我是让学生拿出5根学具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小组5位同学依次去数一共用几根小棒,从中抽象出一个图形用5根小棒,就是一个5,因为一个5是5,总结出口诀一五得五,由此小组合作,得出了5的全部乘法口诀,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了口诀探索的全过程,对于口诀实际理解有了很大的好处。
四、创设实际情境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种与生活相符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置身情境之中,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数学知识,比如我在教学米和厘米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测量教室内各种物品,设施的长度,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理解了米和厘米的关系,又能够上升到理性认识、辨别这样的活动情境比光靠教师讲解,示范取得的效果要强得多。再如,我教学元、角、分时,准备一些物品标上价格让同学们分别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这样在变换角色亲身经历中加深了对元、角、分的认识,同时,又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实践。
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我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来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在观看表演中进一步体会到狐狸的狡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特征和乌鸦的爱听奉承,上当受骗的经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创设结束,拓展情境
课堂教学的结束往往是对本课的总结,我认为教者不但要让学生知其内涵,而还要让其懂得和探索外延,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比如我在教学前后时,导入中引用龟兔赛跑图,这里小白兔跑在前面,而在结束时我又引出一幅图画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变化,学生发现乌龟跑到前面,这时他们会提出疑问小白兔跑得快,为什么在后面呢?教者抓住这一疑问让学生展开想像用着两幅编一个故事,这样不但使学生应用了所学问题“前后”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为主要的是进行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由数学内容进行了语文的训练。
总的来说,创设情境的方法和种类有很多,只要我们结合学科内容和实际去潜心琢磨,设计出让学生自主发展,合作研究的宽松环境,这样,非但束缚不了学生的思维,反而使学生产生了我要学的情感,从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