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容易出现叛逆的现象,因此,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也有深远影响。当前形势下,初中学生面临着思想、信息相对复杂的时代,在情感教学、思想引导上面存在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分析了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的常见问题,阐述了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
在初中教学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路人、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实施人员。是初中教学课程中一支最为关键的教育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借助于情感教育,班主任教师需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心、爱心和信心,对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进行深入的研讨。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的同时,要始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发展成效。
一、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的常见问题
1.初中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占40%以上。受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家长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努力工作,忙于外出、加班等各种情况,和学生的情感沟通较少。这样的现实问题导致很多初中生都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生活在一起,受祖辈的溺爱,初中学生容易出现心理、言行方面的问题。在情感交流上,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此一来,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学习、自私偏激等问题。这种叛逆思想容易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对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初中学生在情感教学过程中遭遇阻碍。
2.班主任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思想情感教育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当前,初中学生往往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教师忙于批改作业、卫生督导、思想交流等工作,班主任教师缺乏培训的机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得不到提高,在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上难以获得突破。这就导致教师难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无法和学生开展深入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确立,即使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其教育成效难如人意。
在班主任的教学方法上,“师道尊严”的管理理念仍然存在。有一些初中班主任的责任心很强,希望能够让自己带出的班级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就容易变成一种“苛求式”、“严父式”的教育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将教师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学生身上,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除了这种“严父式”的教学模式,还存着这一种“慈母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形式中,班主任在管理上比较松散,即便费劲全力、苦口婆心,也并不讨好,遑论情感教育的成效几何。
二、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1.加强情感沟通,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
通过情感教学的方法,教师能够获得学生的爱戴、信任、支持,而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同、赞扬和肯定。同时,这种平等的教学模式,更加利于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以平等真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提升初中教育的发展成效。首先,班主任教师要秉持科学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树立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保持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从而更加深入到学生内心,定期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在融洽的交流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女同学叫小霞,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和同学说相处得不太好。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小霞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面打工,她由奶奶一手带大。后来,奶奶去世了,小霞遭到了很大的打击,这种不安定的因素导致小霞缺乏安全感,性格比较内向。为此,我跟她进行了多次的谈心,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鼓励小霞积极发言、敢于回答问题,哪怕是回答错误了也要勇敢尝试。了解到小霞体育成绩非常好,在接下来的运动会中,我鼓励她参加了800 米的赛跑,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那之后,小霞的自信心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2.改进教育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当前形势下,初中学生面临着社会思潮相对复杂的时代,在情感教学、思想引导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根本上说,情感教育并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只要将单纯的德育传输改变为丰富的思想构造,才能在初中校园中形成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塑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借助于学生喜爱的网络、微信、微博等形式,进一步贴近学生的行为习惯,同他们交流情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真挚的热爱,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能够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前进的发展态势。使学生形成关爱他人、友善热情、团结互助的优良品格,并始终保持恒心、耐心,去感化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表示宽容和理解,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认可和鼓励,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班级生活中体会到班主任的关爱。
例如通过德育板报大赛评比、“传播正能量、发扬新风尚”演讲比赛、和谐校园建设等形式,组织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德育情境。从这些活动中领略教师、学校对于强化学生思想作风的根本要求。其次,教师要将校园环境和学生发展维系在一起,强化和谐校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同时不断加强校园风尚、班级风尚的建设,立足于班级建设的小环境,增进同窗之情、师生之情,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产生更大的影响。
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课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先重视情感教育,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从学生的角度和学生进行沟通,明确他们的心理想法,并且对学生不能有任何偏见,真正为学生考虑,这样实施情感教育才能有效果,并且能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推动教育的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 赵鑫,熊川武. 教师情感劳动的教育意蕴和优化策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
[2]朱小蔓. 课程改革的道德目标——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命题[J]. 全球教育展望,2013,(8).
[3] 李爱民.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