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对学生的一生有着重要作用的一项能力,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下工夫钻研阅读教学,对教法进行多种多样的创新,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分析,并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素养
引言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是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载体。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基础性与奠基性作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意义非凡,同时,语文教育承载着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国民整体语文素养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目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研制组所研发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解析提供了参考与借鉴。“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是核心中的核心,语言承载了思维、审美与文化等内容,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最基础的关键能力,其他人文素养的培育要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由此,“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可以聚焦到言语能力与人文素养两大部分。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必须是学科教育中最重要与最关键的内容,否则称不上“核心”。因此,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学生凭借初中语文学科学习所要达成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为标志,以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形成核心价值观为目的。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初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法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材是死的,教法是活的,教无定法,一定有法,贵在得法。”教师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不同教法的灵活创新,努力营造一种热情、主动和渴望求知的气氛。学生经过了小学六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学习的求知欲是很高的,个性化差异也很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多方面、立体化、多层次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能动性,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肯定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其素养。
2. 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讲授。教师只能陪伴学生一段时间,不可能跟随学生一辈子,所以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得多。教师在中学阅读课上,不能只是教给学生作者生平、作品背景,更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质疑,从文本中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积极主动去求知,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同时,学生的主动学习力、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也就养成了。在讲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能够总结出要珍惜时间,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还应该体会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出来的美好的境界,青青的草,争艳的花、轻柔的风和细密的雨……凑成了一幅幅鲜活的春季写意画。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好的境界,唤醒学生爱护美好环境的意识。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多样化课程实施。语文核心素养落细、落小到每一个教学专题、每一类教学内容乃至每一堂课,不可能有固定模式,必须形成多样化的课程形态。从学校课程管理角度来说,课程整合要有制度建设做保障,在制度的框架下学生实行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学习等。学校课程组织形态发生变化,实行扁平化组织结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计划,采用混龄教学,弹性学制,根据学生能力而非学生年龄安排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培养出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关于综合性语文课程学习,要特别注意不能偏离语文的专业轨道,让学生掌握语文本体知识为本。整本书阅读方面要评估是否建立起自成体系的教学方法与监督手段,还学生真正的阅读。整合后的课程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一篇带多篇的主题阅读和读写结合,这在课时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新要求。课程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多种机会并存,学生必须慎重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气质特点等,为自己的学习选择最佳课程内容。
4.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性。初中生正是个性形成期,其创新意识很强,在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性,不能随意扼杀其求知欲。当前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很少留出时间来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求知。即使是要放手学习,教师也是先进行一段演示,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仿创。这样,学生的思路彻底被框住了,变成了“小教师”,即教师原有知识的重复,这也就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磨灭了学生的个性,违背了教学大纲的教学理念。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在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也就对信息进行了识别、区分、判定和筛选。所以,这种格式化的教学一定不成功,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创新,要为课堂留白,让学生进入自己主动思考的境界,主动求知,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对新的阅读材料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的能力,把艺术性的课堂留给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教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性,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J].语文建设,2016(9).
[2]喻平.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17,(01).
[3]陈隆升. 培养阅读兴趣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9,6.
[4]李金云,李胜利. 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新趋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