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作 者:李瑜乔 (马鞍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   要:挫折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干扰或者障碍时,个人需求无法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或者行为表现。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是人一生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正是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断完善自己,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挫折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不仅需要人才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还需要他们具有强健的身体和面对挫折和压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面对挫折如果无法正确认识和有效克服,而又缺乏正确引导和帮助的话,就可能会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增强他们抗挫折能力,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
挫折教育是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达到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一种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有效方法。拥有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坚强的民族,而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及面对挫折的态度代表了民族的基本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小学生很少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炼及大的挫折,家庭、社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不成熟,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如果得到到正确的心理指导而排解压力时,就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在家里过着衣来张口的生活,学习成绩是衡量他们好坏的标准,有些家长给学生报了各种补习班和比赛,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中学习焦虑占心理健康问题的43.3%,面对学习压力,他们感受紧张、失败,产生了厌倦,甚至对人生失去了兴趣,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小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心理快速成长期,心理逐渐趋于成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心理观点,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运用合理的方式引导正确看待挫折,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在挫折和失败中不断完善自己。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
1.情境引导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可能不遇到挫折,为了让学生能够战胜挫折,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渗透挫折教育,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意识让学生接触一些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如在在开学时,可以让学生坚持一项体育锻炼,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或者家庭中的劳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耐心细致的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的对待挫折。在学生面对挫折时,教师可以教给他们解决问题克服挫折的方法,然后再让他们自主决定实施。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解脱,启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安慰。如在考试中学习成绩一般的成绩取得了好成绩,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提醒他们要继续努力,不要骄傲,而学生成绩很好的学生在考试中突然出现成绩不好时,教师不要责备他们,要帮助他们寻找问题的原因,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进而让他们卸下包袱,勇敢面对,争取下次考好。
2.方法指导
要想让学生面对挫折学会应对,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些挫折的情境,借助一些经典故事或者名人成长的经历,让学生正确理解挫折,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不要害怕,要勇于面对,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我国的行政区时,如果让学生一下了把行政区全部记住,学生就会感觉非常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协作,把行政区先分类,然后再数一数有多少个直辖市、自治区、省及特别行政区,通过交流合作数出个数。并让他们在图中读出感兴趣的省级行政区的名字,并把行政区以儿歌的方式进行记忆。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游戏,帮助他们快速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激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榜样激励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榜样对他们的行为的形成和改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让他们了解一些勇于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典型人物的事迹。如给学生讲解贝多芬的生平,让他们了解贝多芬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交响曲;还可以给学生讲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与挫折抗争;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史铁生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即使命运再残酷,也杀不死坚强的灵魂,真正的强者不会因为某件事而壮烈死去,而会因为某件事兴高采烈、认真地活着。通过教学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
结语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和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的优势,对学生渗透挫折教育,鼓励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代芬,陈科良.试论小学生挫折的成因与教育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5):61-65.
[2]陈德举.论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7,(76):26.
[3]孙美凤.小学生挫折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青州市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4]刘益萍.开展小学生抗挫折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7):186.
[5]黄喆."寓挫折教育于班队活动中"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