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养成。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实用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所传授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们能运用到生活中,树立学习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要把教学活动设计贴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他们就会觉得数学是鲜活的,这样比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要有用得多。
一、初中数学教师开放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几节智慧游乐场,把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成闯关的游乐活动,把教学重难点穿插其中,让学生在边玩耍中边思考解决问题。在本堂课的授课环节中,以小组对抗PK的形式,让学生做客串主持,两个小组循环比赛,每一关都用到了不同的数学知识,让其深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团队精神,也提高了其互相协作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授课时,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法,运用创新形式来引导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经历挑战,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并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二、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最新的新课标提出,初中数学课程的教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兼顾到学生的年龄,要设计一些与学生的年龄相符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在科学的活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其实,每一道数学计算题本身就是数学应用的一个方面,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情,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小到去菜市场买菜,大到全部家产的理财。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分析并验算。
数学的应用与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象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学一步一步地发展创新,既优化了我们的生活,又提高了数学应用与人类实践的关系。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价值。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意识去思考问题,并教给学生一些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且方法不唯一,可以多种方法并用,使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养成自觉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初中数学教师生活化教学
1.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化的例题,让学生体验并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经验,感悟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想解决的办法,真切地感受“生活处处皆数学”的理念。比如在进行数量关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购物计算,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到超市去亲自走一遍,实实在在地利用数学知识来进行生活购物的指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而实际的问题,这才能发挥数学的实际作用。初中数学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情境设置,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以此来还原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讲授行程问题时,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个乘车实践课,让同组的两个学生进行挑战,司机要给乘客出一道难题,只有答对了习题之后才能进行开车试行。教师要开动脑筋,多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模拟,让学生在风趣幽默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并将其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将生活场景带入数学课堂。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就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将生活场景带入到数学学习中,养成运用数学思维应对生活问题的习惯。教师在场景选择中要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可以是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学生熟悉的动画、文学中的角色及事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才能自觉地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以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4.为学生创设适合思考的氛围。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为其构建平台,这种成长环境的创建,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一再强调转变师生角色,改变教师作为课堂权威的地位,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对学生主人公意识的培养,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权威,尤其是在一些家长的观念中,许多情况下都会教导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这样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加之学生性格的不同,一些相对内向的学生更不愿意表达自我。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总之,生活处处皆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新知识的讲授和习题的设计都与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体验并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最好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究知识,从课堂走到课下,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聂必凯.,陈昌炯. 思维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教学参考,2014(05).
[2] 范慧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运用于生活的体会[J]. 教育革新,2012(05).
[3] 赵家霞. 浅谈思维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03).
[4] 张小莉. 思维运用于生活辅助数学教学的点滴感受[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