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 者:王雪春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但是普遍忽视去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文章主要在分析和探究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动提问;有效途径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曾经有数学家指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更为重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后也会主动的去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我们国家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习惯接受教师的教学,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
一、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上都是对学生严肃教学,生怕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压抑,教师也习惯性的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授课,希望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这样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善于倾听教师的讲课,但是不善于针对于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知识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督促学生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主动的提问,最终达到让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究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统计和概率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填写自身的身高或者是心跳等等数据,让学生针对自己填写的数据来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相关的数据,得出相应的规律。或者是在给学生讲解概率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投硬币的试验来得出正面朝上或者是反面朝上的概率,最终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同时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也会主动的向教师提出问题,帮助自己理解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提问欲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目的在于更好的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在为学生创造情境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然后让学生产生对于问题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冲突向教师提出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创造数学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产生提问问题的要件,更要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元素,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问技能的形成。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转变为为学生挖掘数学学习情境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最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对数函数》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问题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拿一张纸进行对折,经过无数次反复的操作能够将纸达到桌子的厚度,学生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荒唐的,那得需要多少纸?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如果纸足够的大呢?学生一定会进行思考需要对折多少次?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指导教给提问方法
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习惯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愿意主动的对教师进行提问,更不知道如何对教师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需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教给学生提问的具体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提问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预习的过程,从具体的结论入手,探究得出结论的具体过程,相关的定力公式具体是怎么得出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最终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在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之前进行探究,在平面上元和方程可以有几种位置关系,如何得出圆和方程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具体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不仅仅学会提出问题,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其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小组成员不仅仅能够学习和借鉴到问题提出的方式,同时还能够帮助小组内部的成员解决数学问题,最终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为今后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小组的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发现所给数列的规律,针对规律提出疑问?并且解决问题,最终学会具体的知识。
结语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提问的技巧,最终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这样才能够主动的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翠.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速读(下旬),2017,(7):32.
[2] 丁维华.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6):16-17.
[3] 谢莹.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10):205.
[4] 王凤燕.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