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谈幼儿园的赏识教育与挫败教育

谈幼儿园的赏识教育与挫败教育

作 者:冯 枫 (海军士官学校幼儿园,安徽 蚌埠 233012)

摘   要:每一名幼儿都与众不同,都有其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年龄特点,每个幼儿具备不同的发展潜质。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接受"挫败"教育,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友爱,从而磨炼较为坚强的意志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

教师巧用语言来给予学生们一些积极的鼓励与认可,这种方式不仅最为普遍,往往也能够收获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孩子和成年人相比,往往更希望获得表扬和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去寻找和发现每一位孩子的长处、优点,欣赏他们、鼓励他们,从而使他们获得勇气和自信。不管是赏识教育还是挫败教育这都将会是对于孩子们各种行为表现的一种鼓励与认可,将会促使孩子在很多方面做得更好。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败
在幼儿园中,挫败教育中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对待挫败的态度、言行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对待挫败的态度。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看看自己是怎么面对失败、挫折的,用信心和勇气去感染他们,这对幼儿正确对待挫败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幼儿挫败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必要的情境,设置一定的障碍,启发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跨越障碍,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从而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败的承受能力。实行挫败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父母和教师应该让幼儿坦然面对现实,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快乐、失望,都要让幼儿去体验、去经历,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竞争。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认识、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败的自信心。
2、提高幼儿的挫败承受力
要提高孩子的挫败承受力,作为家长、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难度不等的情境委托孩子去承担一些有困难的任务,让孩子逐步经受磨炼。虽然当时孩子的心里会不好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困难和挫折,是自暴自弃、茫然失望还是沉着冷静迎难而上,直接决定了我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对幼儿遭遇挫折的全过程加以监控,适时指导,让他们不断获得战胜困难的方法和能力。对陷入严重挫败情绪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他们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必要时可分阶段接近目标。
作为幼儿教师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教育的需要,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人为的创造一种环境,让幼儿面临种种"险境",启发或鼓励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团结协作来克服困难,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心理,进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败能力。
3、运用赏识教育宽容、鼓励幼儿
实践证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过多的惩罚孩子,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尊重他们,才能与他们沟通。宽容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之成为自我教育的动力。教师发现幼儿过错后后,不应该去批评他,责怪他,对他的做法应给予理解,并去帮助他、鼓励他为其树立自信心。在教师的关爱与呵护下他敢于把作品交给老师,这就是进步,就应该表扬。
4、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
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求知欲,战胜自我,走向成功。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方法很多,并给予鼓励和赞赏等方式,既可让幼儿感受到被赞赏的快乐,又培养了幼儿关注别人优点,克服不足的良好习惯,回家带给家长欣赏等活动形式,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发现自己及欣赏自己的好行为、好品质,从而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5、赏识教育与挫败教育并重
幼儿园赏识教育,就是要赏识、善待幼儿;就是要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闪光点。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着挫败和挑战,挫败教育从幼儿抓起迫在眉睫,让孩子面对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重要。
通过获得赏识,幼儿会提高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自信,与他人相处融洽;通过接受挫败,幼儿会懂得世事的劳苦、人生道路的不平坦,从而提高抗挫力。当幼儿有闪光之处时,幼儿教师应不吝赞扬之词,真诚地赏识他们,使他们在肯定和褒扬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巩固正确的行为;当幼儿面临困难甚至失败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6、结语
作为幼儿教师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教育的需要,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人为的创造一种环境,让幼儿面临种种"险境",启发或鼓励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团结协作来克服困难,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心理,进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师,有必要学会运用赏识教育与挫败教育的艺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育或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史丽晶,李茜星,翟月.幼儿教师课堂教学奖励活动的个案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07)
[2]袁国萍.给点雨露就茁壮——关于幼儿园赏识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17,(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