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作 者:李福欣 (和县历阳镇第一小学,安徽 马鞍山 238200)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极大的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小学生而言,可以从小学体育课堂中获得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利于促进健康体魄的形成。就学校而言,小学体育课堂是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尽全力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仅能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锻炼身体,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习任务。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在现阶段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都很低。一些体育特长生也只是把体育锻炼视为体育加分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在部分体育设施较为落后的乡镇小学,体育课上自由活动的过程中,只有一些男生在打篮球,大部分女生和一些男生要么在参与其他体育活动要么就是在一旁当观众,同时还有一些学生会回到教师中学习其他学科而不参与体育课活动,对于他们来说,体育课完全没有一点意义。现阶段,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其次,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现阶段国内小学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部分都为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内容缺乏丰富性。最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误区。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通常都只重视体能的锻炼,却经常忽视了对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予以改变,如激烈运动后倒地休息或大量饮水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
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当前实施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中,诸多体育教师都把体育教学视为简单的体操、排球、足球和田径,但是现代体育教育主要围绕竞技体育展开,因此必须积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式。首先,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不只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同时还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文化。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加大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力度,有利于传统体育精神的传承。其次,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2]。小学体育教师应加大创新力度,引入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阶段。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小学体育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加大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力度,有利于国民基础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首先,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案编写能力。第一,应对系统的备课计划予以制定。从内容的实际和目标的实现上要设计好每一步具体的构思,使新课程顺利衔接已学课程,确保每堂课都能做到因材施教。第二,以学校实际为基础进行备课。体育教师因体育运动器材、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要科学合理设计好教学内容,并做到均衡使用场地和器材,让学生从有限场地的局限中走出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对体育动作要领、动作名称和基础知识以及动作要求进行传授的时候,要注意词语的恰当性和语言的精准性,借助生动的表达和肯定的欲求,实现效果的最优化。
(二)利用游戏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天性爱玩,喜欢追求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利用游戏开展体育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并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获得身心层面的满足,这可以非常显著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划定起点与终点,让学生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进行剪刀石头布或黑白配的游戏,赢家就用立定跳远的方式从起点向终点前进,并相互监督对方的动作、技巧是否合格,如果犯规就退回上一个地点,由另一个人跳,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所有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并尽力用最正规的姿势进行立定跳远,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并在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一举两得。
(三)创设不同的体育教学情境
小学生处在一个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一切新颖、变化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2]。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熟悉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并充分结合这一点来进行教学。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不同,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故事、游戏等巧妙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小学生边玩边学,使其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轻松,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四)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具有活动好动的特点,同时其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仅靠单纯的口头讲述是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的,同时学生的理解难度也很大,因此很容易将学生的运动难度增加,就算教师讲述地非常详细,学生也难以真正听懂教师讲的话。而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声、像、图、文为一体的特点,可以把所有的技术动作都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既能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同时还能在重点动作出回放或停顿,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了过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实现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五)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体育课的活动目标是让学生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学习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并且能协调地做各种动作。在这一目标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要注重对学生的行为特点进行研究,加强互动性,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具有团体行动的热情,而且从众性表现明显,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从本质上加强对小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要想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学情,优化教学设计,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敢于创新教学策略,实现师生之间的完美配合,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敏.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思索[J]. 中外交流, 2017(38).
[2] 王婧.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方法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30):205-205.
[3]黄小容, 龚晓军. 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浅析[J]. 小作家选刊, 2017(15).
[4] 刘岩, 曲可佳. 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19):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