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项目落户绥滨县。我县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条主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夯实职成教育基础,优化提升职成教育水平,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创新管理机制,整合优化县域职业教育资源
(一)统筹领导
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部门和9个乡镇为成员单位的县职成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研究职成教育发展问题,制定出台了《绥滨县职成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绥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认定及管理办法》等22个文件,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发展。
(二)实质性合并统筹职业教育资源
为了解决我县中职教育散、小、弱的局面,将县管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函授学校、县卫生学校、农机学校、技工学校合并到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有效地增强师资力量和办学效益。同时,加大中职办学统筹力度,在设备添置、专业设置、教师培训、招生宣传上全县一盘棋,职业教育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将4个社区成人文化教育学院,9个乡镇、109个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交由职教中心管理,实现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彻底整合,打造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县乡村三级职教网络体系。
(三)统筹培训资源和职能
县委、县政府将行业部门所属培训纳入职教中心培训规划,培训基地设在职教中心,激活和完善了县域职成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生产示范等方面的多重职能。2015年以来,依托职教中心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5700人次,新技术推广培训7200人次;创建“北纬37°”原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进行电商培训10期,共培育480人,推广原生态产品10类40余种,年各级各类培训达到2万人次,职业教育服务社区和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实施“三个保障”,确保职成教育优先发展
(一)保障配强学校班子
为确保职教中心龙头作用的发挥,按照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从县党校、县编委、县人社局抽调适合职教发展的能人组建全新的职教中心领导班子,高标准配备了学校领导班子,全方位提升学校党建与内涵建设水平。
(二)保障经费机制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教育费附加按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确保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足额拨付;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及时到位;确保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1元的标准筹措成人教育经费。全县中职学生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有效落实,资助覆盖面达到100%以上。
(三)提供政策保障
为加快推进全县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县政府将先后制定出职业教育项目用地、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职业培训扶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详细政策24项,为我县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健全网络体系,提升职成教育服务职能
(一)健全网络体系,提升职成教育服务职能
县政府依托高校人才优势,分别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搭建院县共建平台,创建了北纬37°农产品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远程教学平台,县职教中心依托平台建设校内外农业产业园、电子商务园,引进行业、企业技能大师进行教学、培训、服务一体化指导。县编委为每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配备了3个编制,并按要求为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配齐专职副校长及专兼职教师,实现了全县9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9个村屯教学点全覆盖。
(二)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017年,职教中心实习实训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了大型农机具实训基地和焊接实训基地;新增实训设备近千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突破千万元,新增校内实训室22个、校外专业实训基地35个;创建了拥有现代农艺技术试验田500亩、温室大棚百余栋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了集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职教基地。
(三)立足服务产业,办好涉农专业
围绕绥滨县打造“北方鱼米之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建设了现代农艺技术、农机具使用与维修、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和畜牧兽医专业,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创新“校企园村”培养模式,依托三级教学网络,建立农技推广网络,利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数字化远程教学资源进行远程网络教学,学校与涉农企业、产业园区紧密合作,共育涉农人才,并通过人才落地和培训等渠道,带动形成“一村一品”农业新格局。
四、发挥职成教育资源优势,助力精准扶贫
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施能人工程,引领带动脱贫
强化对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支持帮助合作社打造新技术应用、新品种引进、农资供应、产品营销、培育能人为一体的一条龙管理服务体系,示范带动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涌现出绥滨镇敖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振荣村花卉合作社等市场信誉好的示范合作社。大力宣传王香兰、于日昆发展合作社,武殿生、姜喜成发展家庭农场等“能人”热爱农业、扎根农村,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典型事迹。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方式带动全县2.2万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42个村实现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突破100万亩。
职教中心派出驻村工作队2个,分别包扶北山乡莲花村、绥东镇长治村,同时利用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村级教学点的教育资源,针对全县不同农户的培训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精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及网络培训,共计培训1200人次,资助贫困生124人,帮助322户贫困户脱贫,提升了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助推了脱贫步伐。
创办经营性实训基地,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化校企合作,避免学校重复建设,我县根据职教中心实际情况,在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模式和服务上下真功夫,将市场需求和学校资源结合起来,走特色化、市场化发展道路,以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与乡镇大鹅养殖、花卉种植、农机等合作社开展各种形式有效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推行产教结合,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