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辅导员职业技能贯彻落实到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通心的艺术。要通心需要做到“五心”齐下,即谈心、交心、知心、换心、同心。谈心是形式,交心和换心是内容,知心和同心是目的。谈心必须交心,交心オ能换心,只有交心、换心才能知心、同心。
关键词:谈心;交心;知心;换心;同心
一、谈心
谈心是指师生互相倾吐心里话、交流思想,这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开展谈心活动,辅导员首先要以深厚的感情作基础,这也是辅导员的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能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对待学生工作充满着感情。辅导员真情实感的交谈,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然会引起学生思想的振荡和共鸣,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才可以开展和达到更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二是要求辅导员要有耐心和毅力,以及责任心。因为谈心的作用和效果不一定会通过一两次谈话便显示出来,有时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针对性格内向、遇到挫折、甚至是心理异常的学生,尤其的需要特别关注,多次的敞开心扉的沟通,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才能收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辅导员需要掌握一般的心理基础知识,切不能对特殊关注的学生采取拖拉或不管的态度,这样可能会给日后的工作埋下严重的隐患,所以辅导员的责任心对于谈心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跟学生谈心时,不要圃于条条框框,进入谈心正题之前既可谈学习又可谈生活,既可谈学校大事又可谈私人小事,既可谈家庭问题又可谈社会活动,待情绪稳定后才转入正题。通过广泛的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感情,形成心理接触,发展共同语言,达到感情的交融。实践表明,作为辅导员,每次谈心既是教育学生的过程,又是教师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检查工作的过程。许多从学生履历资料或师生反映中不可能和不易得到的情况,往往可能从谈心中了解和发现到。
二、交心
唐代贺遂亮在《赠韩思彦》中说到:“欲交天下士,未面已虚襟。”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时要放下架子,平易待人,真诚相见,绝不能以尊长自居,要和学生平等的交流,交流的初始更是要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但先必须要做好谈心,在学生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当了解好学生的想法后,轮到辅导员发言时不要隐瞒自己的观点,不说违心话,当发现学生的思想不正确的时候更应该立即纠正,告诉他这是错误的。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首先要求辅导员要耐心、细致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不随意打断。其次,学生讲得好、讲得对的地方要点头表示称赞,并通过简单的插话或引导式询问来启发对方。使他们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把话说完。再次,要鼓励学生把不同意见或有顾虑的想法大胆讲出来,对一时不能统一的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决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交心。
三、换心
换心是在谈心和交心的前提下进行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谈心和交心了解学生的要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办好事、实事,以达到换心的目的。古人说过,“服人以诚不以言”。实践告诉我们,换心既要真心、尽心,又不能随意“许愿”,信口开河,一且说了话、表了态,就要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办到。
在校园里,辅导员不只是学生思想上的导师,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他们都还在青春期,思想还不够成熟,辅导员注意自己言行的同时,又希望学生能在自我身上学到有益的东西。要教育好学生,“言传”不能少,“身教”更重要,这也是与学生进行换心的重要途径。
四、知心
知心就是要求辅导员多知道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当学生什么事情都愿意和你进行分享的时候,我认为就已经和学生达到知心的程度了,学生觉得你能懂他,并且与你交谈能获得比较好的指引。“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作为辅导员,唯有知心,才能知其难、知其オ、知其志。因此,辅导员要因人因事,针对学生的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本着力所能及的精神,抓住有利时机做好“五谈”工作,对原因摸准摸透,对症下药。即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与其谈心,鼓励他们知难而进;当他们伤心失意时与其谈心,让其转悲为喜;当他们出现思想波动时与其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当他们犯了错误时与其谈心,要求其努力克服缺点;发现可能影响班集体团结时与其谈心,指出其危害性并帮助他们改正。
在与学生知心过程中,辅导员更容易引导学生对自己实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我觉得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教学工作,也适用于教育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中,谈心谈话工作既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管理、督促,最终还是为了使他们能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愈是深刻地认识人和人类,他就愈在更大程度上成为自身的教育者。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我以为,辅导员工作就是要努力实现这种“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
五、同心
我认为同心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最高阶段,如果说知心能引导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那么同心便是自我教育的另一方面——集体的自我教育,通过对个体的引导从而影响到班集体的班风,达到集体自我教育的效果。
“润物细无声”,最佳的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力是大的,但往往也有居高临下的隔膜与局限,无论辅导员如何与学生打成一片,其影响也不如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那样无处不达、无时不在。因此,集体自我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教育手段。
搞好集体自我教育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实行班干轮换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借鉴他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班上学生发展比较均衡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了按学年轮换班干部的做法,为想锻炼自身的学生至少提供一年的班干部的锻炼机会。在实践中,我更加切实地感到:任何学生,只要你给他机会,他都能发光;给他信心,他的潜力就会开掘出来;给他责任,他就能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同心即齐心,就是思想信念一致,理想目标相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可见同心威力之大。为了达到同心,应在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换心、知心的同时,注意利用多种机会、多条渠道,把每个月、每学期、每学年的奋斗目标、任务告诉学生,以此统一学生的思想,规范大家的行为,达到同心同德,为实现班队建设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