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运用图谱提高中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实践研究

运用图谱提高中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实践研究

作 者: 张佳婧

兰苑幼儿园

【摘   要】图谱是将音乐这个无形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视觉符号。图谱是用简单的符号直观来表现音乐,让幼儿更容易看懂,更容易直观地理解音乐。以图谱教学法为手段,以中班幼儿为对象,开展了对其音乐欣赏能力的实践研究。启发幼儿在理解图谱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旋律、节奏、结构、内容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欣赏的能力。
【关键词】图谱教学法、中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多媒体和大量教学辅助手段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如录音、录像设备的采用,flash制作的和音乐相匹配的动画软件,配套的图片、图书等。也正是因为这些辅助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只专注于画面所带来的视觉享受,音乐似乎成了一个背景,教师在音乐分析上只注重音乐的整体性而忽略音乐的细节,着重于内容而忽视幼儿的需要。如果让幼儿纯欣赏音乐,那么无疑是难上加难。如何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呢?笔者试图尝试结合图谱教学来帮助幼儿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并通过视觉辅助幼儿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二、中班幼儿实施图谱教学的可行性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借助图谱,这符合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规律;能帮助幼儿划分乐句,分辨乐句、乐段中的变化;能帮助幼儿分辨出区别较大的两段音乐的起始句和结束句;甚至能帮助幼儿在感受音乐艺术美的同时,领悟其内涵,并初步学会用动作或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通过设计图谱,培养幼儿感知音乐的能力
1.根据音乐歌词来设计图谱
有歌词的音乐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较容易理解,因为有歌词,幼儿能根据歌词来理解音乐表达的含义。例: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毛毛虫和蝴蝶》,根据歌词用简单、易懂的符号来设计图谱。
    《毛毛虫和蝴蝶》歌词:
一只毛毛虫,软绵绵,一伸一缩,慢慢爬。一只毛毛虫,软绵绵,不吃不喝,不唱歌。小蝴蝶飞来又飞去,唱歌又跳舞采花蜜。美丽花翅膀美丽的小花朵,猜猜谁最美丽。
   图谱设计:
  


                                                                                 ①
教师通过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设计出图谱。在欣赏过程中,幼儿通过形象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并较好地分清AB段,感受音乐两段快慢鲜明的曲风,并能通过图谱直观地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图谱让幼儿学得轻松、听得好玩,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
2.根据音乐旋律来设计图谱
通过音乐旋律来设计图谱是广为教师们所运用的,那么根据旋律来设计图谱,首先要分析曲式结构,也就是我们通常称的AB结构、ABA结构等等。然后在A大段、B大段中分析小段落,感受旋律的变化,乐句的发展,来设计出图谱。例: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教师设计的图谱称之为制作魔法汤的秘方,结合小精灵调制魔法汤的故事,形象地把制作魔法汤的过程变成了图谱(如图)。图谱中把圆舞曲的旋律转化成搅拌、放魔药,再摇摇、再搅拌等,幼儿能跟着图谱,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同时,体验小精灵制作魔法汤的乐趣。
  

 


(二)合理呈现图谱,培养幼儿分析音乐结构的能力
教师设计好的图谱,如何帮助幼儿分析音乐结构,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这至关重要。其中呈现是关键因素。呈现有两种,一种是整体呈现,另外一种是部分呈现。 完整的将图谱呈现在幼儿面前,由于图谱是形象具体的,符合幼儿直觉行动的思维特点,所以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部分呈现方式能帮助幼儿清楚地划分音乐中的段落,对音乐的结构有明确的了解。
(三)巧妙运用图谱,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图谱运用的恰到好处,形象巧妙,既帮助幼儿理解旋律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导者。如: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军队进行曲》中教师将图谱当成幼儿喜爱的糖豆豆,随着活动地开展教师说:“其中的四颗糖豆豆被吃掉了。”将每一行拿走一个圆,让幼儿将空白处进行创意添画(如图)。并请幼儿添画完后想一个声音表示图画。
   
   
   
   
   
四、效果与反思
(一)图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师在图谱运用过程中强调幼儿对图谱的再创造能力。教师利用音乐本身的审美艺术氛围和图谱对幼儿的感官刺激,采用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的方法,通过引导和探索,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和表现力。如:欣赏《野蜂飞舞》时,教师在不做引导,不加限制的基础上让幼儿听音乐画线条,有的幼儿用波浪线表现小动物乱窜,随意的想象和发挥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二)图谱提高幼儿感知音乐的能力
教师从审美感知结构的整体性出发,结合幼儿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和音乐经验年龄特点,采用图谱的欣赏模式来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图谱,配上音乐和描述,让幼儿将一切联系在一起,加深幼儿对乐曲的感知和理解。
音乐欣赏是一种美的教育,爱的传递。音乐欣赏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感知活动,而应是多种感知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图谱的正确运用,对于幼儿音乐的感知活动起到了支持和强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合理、有效地运用图谱,从而达到提高幼儿整体音乐欣赏能力的素质目的,真正的充分发挥图谱在音乐活动中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欣赏活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秀萍.《经验还原幼儿园音乐教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第044547号
[3]金齐月.图谱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J]《幼儿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
①图谱为杭州市西湖区教研员沈颖洁老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