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 者:孙良忠 (甘肃省康乐县虎关初级中学,甘肃 康乐 731500)

摘   要: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现在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很会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并没有把接受教育重视起来。笔者在多年任教中发现,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学习都不错的学生的流失更是令人感到痛心。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的,是一致的,相互依存的。昔日的辍学是被迫的,而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在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后辍学情况依然十分严重,其原因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接下来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学校;义务教育;中小学生;辍学

1、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1.1家庭原因是导致学生辍学的直接因素
  一种情况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迅速恶化,陷入贫困甚至特困,无钱读书;一种情况则是无法面对家庭变故前后的巨大差异,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引起情绪低落,性格异常,自卑自闭,不想读书。三是家长素质偏低的影响。农村学生的父母,原本文化基础就差,加上近些年来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贪图享乐、唯利是图、不思进取。其思想、行为已很难成为孩子求上进的道德风范。学生在父母的影响下,视读书为苦差事,厌恶学习,而做父母的也听其所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最终辍学了事。
  1.2社会影响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
  一是受打工热潮的影响。家境并不宽裕的学生,萌生了“读书苦,读书累,读书不如混社会”的念头。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一直把上大学看作跳出农村的重要出路,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息经常见诸视屏报端,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跳出“农村”的神话已经不复存在。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农村孩子求学的动力。三是高额费用的影响。大学费用高,读完大学还不一定找到工作,那么,“还不如早学点手艺”,早早赚钱,贴补家用。于是,学习没了动力,辍学也就顺理成章。
  1.3学生厌学是导致学生辍学的重要因素 
  一是初中与小学衔接的影响。小学生习惯了小学老师“全程式”教学方式,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因素。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同一个教师的时间比较长,很不适应初中走马灯似的一节换一个老师。同时随着所学学科的增加,学生开始应付不过来,包袱越来越大,厌学之心由此产生。二是独生子女抗挫能力不强的影响。在物质生活相对提高的今天,很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一些孩子产生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他们难于交往,经不起挫折、批评,不能面对困难,缺乏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孩子学习经不起打击,一次成绩不理想就可能自暴自弃。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学校和教师的原因,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走向辍学的道路。
2、遏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对策
  2.1国家要出台强力的惠民政策,为教育教学工作护航
一是政府要做好统筹和引领。在学校撤并和建设中,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使学生就近入学,使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红利。二是加强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使每一个人都了解,使每一个人都明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力也是义务,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样从思想的源头杜绝辍学。三是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为其幸福人生奠基。四是积极落实“三个增长”和“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切实保障教育经费足额、按时拨付,使一切违背教育法规的人和事得到应有的教育和惩治。
  2.2社会组织要不断强化职能,创造教育的外部环境
一是要注重宣传,提升服务,为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二是要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彻底关上适龄儿童“就业”的方便之门。三是多措并举,增进交流。要建立帮扶体系,开展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和提高农民的育人知识和家教水平,根除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破窗效应”。四是建立救助机制,共享发展成果。各村委会和社区要拓展途径,建立助贫基金会,向生活困难或者家庭遭变故不便就学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绝不让学生因贫辍学,因残辍学。
2.3学校要提高办学宗旨,创造教育的直接环境
  一是学校应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彻底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是制止辍学现象的应有举措。要使教育目标的调整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失败心态,教师是关键。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同时,针对许多教师文凭与水平不相称的状况,对所有农村教师进行抽查和考核,优化教师队伍;针对课程调整所带来的教学困难,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发放,并不断提高其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
  二是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要求;其次,要把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然后分层递进、循序向前,使学生层层有进展、步步有深入、处处有成功;再次,还要注意教育方法,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批评,也不是表扬,而是鼓励。批评和表扬都只是偏重于既成事实的评价,鼓励则使学生认识到其内在的潜力和可能达到的目标,及时而恰当的鼓励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会使学生逐渐从失败的心态中走出来,重新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最后是做好家校合作,为中小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保驾护航。
结语
  总之,辍学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涵盖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有些是综合性的,依法制止中小学生辍学,最大限度地控制中小学生流失,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必须强化依法治教,实施综合治理,才能早日根治辍学问题。   
参考文献
[1] 韩冰清.农村义务教育城市化模式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 《湖北教育》2009.05.
[2] 田慧生,吴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