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药物治疗和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药学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医药产业作为15大类国际化产业之一,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面临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这些都对药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校,作为这类人才输出的路径之一,也必须对专业化教学引以重视,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了解人才发展和需求动向,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
绪论
而我国传统的药学专业培养模式单一,在药物创制、药物应用、药学服务人才的国际竞争能力等环节表现出缺陷,难以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在充分融入我校药学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树立以大药学专业建设为平台,多样化培养的教育理念,按照“前期相同、后期分化;基础主干相同、专业方向分化”的原则,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兼顾适应性和专一性,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下面笔者就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1、改革教材内容,量身定做教材
教材改革应满足现代医学对化学知识需求的变化,为此教材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我们所用医用化学教材仍存在着过多注重化学课本身的系统性,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过多,而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不多,有的教材虽然渗透了部分医学内容,但总体没有摆脱“纯化学”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因此,作为专业教师,我们应该吃透教材,灵活地处理、裁剪教材,整合医药和化学特点,突出医用特点,站在医学与化学结合的角度重新审视、选择、处理化学知识,增加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重在激活学生思维,保证教学质量。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理科特点的学科,大部分中职生都对它敬而远之,在化学课时压缩的背景下要他们掌握“医用化学”中各种理论、化学反应、原理还是有困难的,特别是一些文科学生,学习困难就更大。这就需要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尽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本着“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并对医用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调整,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对此笔者以为可以从如下着手:
首先,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虽然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要抓住这一优点,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例如,在讲解烷烃的结构时,可以用球棍模型演示和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手段,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结构的变化,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其次,注重化学教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持化学知识体系完整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化学与临床医学应用的联系,如在讲解渗透压时,可联系临床护理的“等渗输液”原则,强调溶液渗透压在临床应用上的指导意义。通过临床应用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表现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但也要注意化学与医学应用的联系要适量,避免将化学课生搬硬套 。
三是,实验教学法,提高基本技能。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课教学是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医学的一些检查都是建立在定性、定量的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可以将实验成绩纳入总成绩评定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实验环节。实验分班由大班变小班,分组实验,学生人数的减少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操作技能。
四是,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积极构建情境式教学。在医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收集一些生活、医学与化学联系的案例,以图片、新闻、影像资料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并据此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分析并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活跃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练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溶液的浓度时,先列出临床实例:消毒酒精是75%的乙醇水溶液,生理盐水是9g/L的NaCl水溶液,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使用体积分数,有的使用质量浓度等不同的表示方法?随着这些临床实例和问题的结合讨论,导入溶液的浓度这一教学内容的授课,不但激起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习印象,使枯燥的化学课生动而形象。
3、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一个好的教师会很好的做到言传身教。中职学院的化学教师大多毕业于综合性或师范类大学的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可能在将化学教学贯穿于医学教学体系中能力有限,影响了他们讲授医用化学时联系医学的深度和广度,常与医学专业课脱节,这也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进行医用化学这门课的教学,更好地将化学知识融入到医学中,笔者除了学好化学知识外,研究生学习时选择了医学专业,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更好地将医用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各个学科相互联系。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自我充电,收集相关前沿知识,通过主动听相关医学讲座、图书馆查阅医学资料、网络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医学知识修养,提高教学水平。
结束语
总之,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依然很多,还需要医学院校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大胆设想,集思广益,将教学改革进行下去,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贾钰华.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 15:21-22.
[2] 赵瑞蒲.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基础医学教育,2002,4(4):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