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家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研究与思考是开展德育建设的主要渠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路径。本文主要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核心素养理论入手,认真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力求通过核心素养的有效建构,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有效教学;思考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已经由原来的三维目标调整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整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主要着眼于对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项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计理念上,由原来的传统知识灌输型课堂逐渐转向为活动型课堂的打造,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注重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线索和思路,提升教学的育人水平。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核心素养理论
核心素养简言之,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只有保证学生具备政治学科素养,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主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实际,通过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和总结后所形成的符合其终身发展的社会品质和能力,具体包含为思想政治理论常识的价值引领、辩证思维打造和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启迪学生参与社会时间的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品格塑造,以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必须立足活动课程打造,将课堂中的学习目标和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活动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心骨。要注意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充分实现学生的政治认同,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注重树立理性精神和必要的法制观念,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一)注意整合高中课程的有效资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中政治教学的综合性,注意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在高中政治教学资源模块,要注意整合综合性的教学资源,例如跨学科整合资源、时政资源、本地课程资源和师生家校资源,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在掌握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的知识整合,并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单纯从政治学科而言,要注意将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四项模块有机结合,充分借鉴学科的知识和理念,围绕时政问题进行思考探究,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文化生活为例,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时,教师可以结合哲学视角,从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矛盾对立统一等思维一分为二的看待传统文化;从经济角度来讲,教师可以着眼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着眼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提升文化竞争力;从政治学角度,从公民的政治素养、综合国力以及反对强权政治和国际政治新秩序着手,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创设问题情境积极打造活动型课程
在政治课堂的活动建设中,教师要注意课程活动的有效设计,树立“大活动”的观念,无论是知识、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的过程或是结果处处都是活动。在活动型课堂打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当堂问题展开合作和探究,围绕教学课程主题创设好问题情境,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充分备课,通过加强集体会商,认真研究和准备教学素材,创设出满足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情境。在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有争议性的问题深度研究和开发,尊重学生差异,理解个性,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原生性。在小组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充分扮演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通过正面的激励进行点拨引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三)立足于课堂学生活动体验,打造实践型课程
高中政治学科在政治生活这一模块教学中,课程的理论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必须有创造性的将课程理论进行有效转换,加强实践型课程的有效实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依托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生成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案例,有效建构实践型课程。以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为例,教师可以围绕“正确对待落后和腐朽文化”作为主题课程,进一步承办校园文化巡展活动。通过在班级成立起策划小组,对巡展提出必要申请,同时注意利用校园的媒体和广播做好宣传和动员,充分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建设中来,通过对所交资料进行筛选和审核,最终将宣传的文艺作品通过文化墙、广播等进行充分展示。在校本课程的打造上,教师要适当结合当地学校的本土资源,加强实践型课程的有效打造。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专访、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地参观、户外体验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以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课为例,在学习民主选举投出自己神圣一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某某村(居)委会主任的选举”这一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分工制定调查问卷、访谈记录、活动感想等前期准备个发动工作后,在得到社区居委会的同意后,学生可以通过在现场真实感受到村民会议和选举的真实流程,便于其感受到民主政治的真实存在,有效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在体验结束之后,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记录和感想体会,在课堂上采用轮流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流表达,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的总结和提升,最终实现高中政治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的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研究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高中政治生活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提升了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过程中认知与内化、实践与生成的有效联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员参与。教师通过站在课程的高度加强育人设计,立足学生的实际和能力,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01)
[2] 刘海.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教育科学论坛.2016(02)
[3] 安斯科.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J].才智.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