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的教育之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基础,学校教育是把家庭教育所融会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只有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把教育连续性的特点完美的表现出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主要是为了这两个教学的方式都发挥出来,取用家庭教育的长处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用学校教育去指导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最坚实的后盾,极大的支持学校教育的开展,让双方的优势进行互补,给所有的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孩子们德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社会实践;德育发展
现在的教育都是以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基地,最大值的挖掘各个家庭、社会的各项优势的教育资源,要让能够影响到教育的负面消极因素不存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之间得到配合,让教育价值观都达到一致相同,在教育方面得到互补,让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我们要去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再达到家校合作的模式,全面让学生的学习与德育发展得到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悟、有所感以及得到教育内化的发展效果。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
所有的孩子们一般在家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长的多,所以,学校可以多去组织一些活动,把家长请到学校,告诉他们这一学期要实现的德育目标,并知道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 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同步的提升,所有学生的教育就不会出现断层的现象,更加容易让学校对各个学生做全面的了解,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德育发展。比如:在学校开展“感恩父母”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情,完成之后写成日记感悟,把心中的体会写出来读给父母听,最后让各个家长在上面也写上自己的感言。多举行类似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实践活动是一种常态的活动,使学生对思想教育进行内化。
我们还可以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所以学生的家长如果发现什么问题,都要积极的把问题反馈给家长委员会,然后让所有的老师来召开会议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一次的会议内容都要进行存档,方便以后有的家长调阅。相反,在学校,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要去单独的联系其学生的家长,比如:电话,家访,现在微信发达方便,也可以进行微信交流,建立一个班级学生家长群。如果家长没有什么顾虑的话,就可以把问题放到群里,让群里的家长和老师一起讨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得到的成效放到家长会上去再进行讨论。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设立家校联系卡,分为每周,每季度,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其学生在学校以及家中表现的情况。通过老师和家长的互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以避免走进一些教育上的误区,一起协调教育之间的关系,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落实教育实效。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既方便了每个孩子的家长,也方便了在校的老师,也让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让沟通成为德育的桥梁
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整天忙于事业,严重的缺少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同样随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了,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有很多父母在此同时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有的甚至直接不在意孩子的想法,不去关心他们。所以有的孩子为了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力,就会做出很多比较出格的事情。沟通就是一座建好的桥梁,一边是各位家长,一边是所有的孩子,只有互相理解,互相了解,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取得实效性的成果。孩子们主要受教育的地方是“学校”,学校要为孩子们创造与父母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教育上有所进,有所获。例如,在一个地方我们创设了“鹤峰小学教育社区”,在当地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社区活动:1.有针对性的针对家长的专题讲座,让有关专家就怎么和孩子很好的相处以及怎么去从孩子的角度看待所有的问题等各个方面的演讲;2.家长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把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与观点都谈出来;3.组织孩子和家长互动的亲子活动,把所有孩子的家长请进课堂,让各位学生的家长了解一下孩子们是如何上课的,组织亲子游园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玩,使他们沟通顺畅,没有阻碍。
学校要随时关注各个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学习和成长,一定要给每个家庭找到一个合适的就近发展区,达到每个家庭都是良好的氛围,创建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把所有的家庭教育的工作都课程化,开展专题家长课程;进行家长督学制,让所有的学校都为所有的家长都敞开大门,欢迎各位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以及对学校进行监督;倡导所有老师积极地去参与家庭教育的指导的义工活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注重多元化沟通,要提倡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我们“鹤峰小学教育社区”就是为沟通这座桥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以此来促进各个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优化教育社区管理,提高德育教育成效
从教育的范围来说,所有的教育社区都有一定的设计区域,比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教师教育,家长教育,未成年人的教育。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区,他们都担负着同样的教育事业目标,有责任,有义务追求优化教育资源功效的精神共同体。所以,这样的特殊社区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系统,才能提高和实现家校合作的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在现代的社会教育中,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家长和老师们来说,他们肩负着每个孩子的培养的任务,自身要不停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的开阔自身的眼光,更新现代观念,提升自身的素养以及教育未成年人的能力水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主要是为了这两个教学的方式都发挥出来,取用家庭教育的长处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用学校教育去指导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最坚实的后盾,让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目标一致,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秀芳.统放有度协同教育——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72-74.
[2]唐红松.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10):31-32.
[3]杨喜兵.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家校共育[J].成才之路,2018,(3):35.
[4]程巧兰.论家校共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8,(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