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文章不厌百回改 佳作常从改中来

文章不厌百回改 佳作常从改中来

作 者:严朝海

——探析小学作文教学

江西省鄱阳县三庙前乡雷村小学   333125

[摘   要]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以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批改   顺心   恒心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和“改”两部分,人们常用“好文三分写七分改”来强调作文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作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名家名言。关于修改文章的论述很多,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比如: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掉,毫不可惜。”契诃夫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巴金说:“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让学生搜集并学习浅显易懂的修改作文的名言警句,借名人的嘴来说道理,这样可诱导学生参与修改作文的活动。
2.巧借故事。修改文章的逸文趣事比比皆是。如我国古代“贾岛推敲”的典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美国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
二、激励为先,情趣为主
1.写评语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修改课中,采取写鼓励性评语去激发学生改作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作文的兴趣。如:“瞧,这句话改得太妙了!”“文章一次比一次改得好,真不简单。”“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说明你听讲评时很专心。”像这些鼓励性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使每一位学生对看作文评语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2.借榜样激趣。朱自清先生指出:“学生只有获得切近的学习写作目标,才会有学习的热情,才乐此不疲,才谈得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不畏挫折,持久地、愉快地写下去,一直到实现目标为止。”可在班上选了一名中等生,和他一起修改习作,并拿去发表。然后把发表了的文章的所有修改稿粘贴在班内的学习园地中,让学生参观,并组织学生谈感想。通过这种榜样示范,学生可感、可信、可比、可学。
3.激励为尚。结合课外活动举办“自改作文小展览”,或组织对同一篇文章的修改比赛。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品尝互评的愉悦,强化自改意识。
三、批改求变,领会真谛
1.讲评试改。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讲评试改,带领学生走一程。具体做法是每次习作,有目的地选若干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把每次习作的主要问题梳成辫子,进行对比讲评。这种讲评或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或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或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
2.集体评改。发挥学生的智慧,起到了为学生提供一个评改借鉴的作用。一是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给学生,师生一起讨论,制定出适当的修改要求,投影出示。然后人人动手修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自读自改。叶圣陶先生说:“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有效的。”读作文,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连自己都读不好或不想读的文章,想必也不是什么好文章,文由心生,辞由情发,情感往往是最让人难忘的。可采用:默读改篇章,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集中、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删减、修改、调整、调整;朗读改语病。如有拗口和连接不畅的地方,必定有毛病,要及时查明原因,动笔修改;读改错漏,即指文章一句句地读,可以发现错别字、添漏字、意思重复等明显的错误;甚至误用漏用的标点符号等,并及时加以修改。四是品读求提高,对水平相对高的同学可以提出更进一步要求, 即对自己的习作在选材准确、内容具体、语句通畅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品读,在遣词造句方面再下一番“锤炼”的功夫。
四、瞄准时机,翻陈出新
1.旧作新改。有一位教师教五年级,布置学生回去各自修改四年级写的作文。当学生看到自己修改文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作文素质提高了。这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修改能力,所以改起旧作得心应手,从而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2.结对互改。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习作亦然。除了可以采取发到谁就改谁的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对互改互批,同桌批改是作业批改中最常见的方法。我在安排座位时,就有意识地为学生互相帮助作准备。老师把修改权还给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因此,审视同班同龄人的作文,格外认真投入,有了极强的互补性,相得益彰。这样,既训练了批改作文的能力,又体验批改作文的艰辛,还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
3.延时评改。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作文有深造之法,文章一次作不佳,迟数日将此题且为之,必有胜境出矣。再作不佳,迟数日又将此题为之,必有胜境出矣。又如攻玉然,今日攻击石一层,而玉又微见了明;又攻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
4.即想即改。古人有下笔成文,一挥而就的说法。李白有“斗酒诗百篇”的传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增加。传统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提倡经常让学生打腹稿,提倡学生多积累,提倡多进行思维加工。
 “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来”,教师应让学生牢记此话,在以后的习作中都能在修改上下功夫。老师常抓不怠,学生常练不懈,就能成就一篇篇妙笔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