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国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个。很多独生子女都是“小皇上”,家长包揽了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可以锻炼他们独立能力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于智力落后儿童,家长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凡事都替孩子代做。近几年,一些高分低能的大学生竟不知晓生活常识,还闹出了笑话,被当作新闻报道出来。本文简述培智儿童生活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其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培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培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对策;必要性
1、引言
孩子早晚都要脱离父母,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很辛苦,但会终生受益。特别是培智学生,他们在智力上有些不足,就更需要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把本来他们可以做的事全部代劳,这样对其今后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如果过度的“溺爱”,只会把他们变成什么也无法自理的“巨婴”,由此,培养培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的。
2、培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原因
人类在社会上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由于多数的智力落后儿童在适应性上存在障碍,因此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缺乏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约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中占37.5%,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认知能力的约在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中占56.3%。
智力落后儿童自理能力的提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家长代办现象较为普遍。智力落后儿童的家长普遍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凡事都替孩子来做,孩子失掉了很多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导致了依赖的养成,先天的不足变为了后天的“缺陷”。二是学校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与兴趣爱好,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中,并未明显地体现出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是教师往往力不从心。多数教师都能够做到有板有眼地进行教育工作,但囿于时间有限,在碰到孩子无法对自己进行照顾的情况时,大多会选择直接代替的方法。这种做法看似省事,实则使培智儿童更难融入社会。
3、培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特殊教育的进步,愈来愈多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进入了学校,进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自理能力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也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理能力与特殊儿童智力的联系没有非常紧密,所以即便是智力落后儿童也可具备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与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起来,智力落后儿童学会课本知识显得无足轻重,试想一个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人将来怎样在社会上生存。所以,加快推动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提高培智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1)增强培智学生的生活自理意识
通过正面教育,让培智学生在意识上重视自理能力的培养。例如:根据学校目前已经开设的课程,并与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开展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可以为别人、为自己做出贡献或者帮助。并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来感受到成功的感觉,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使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意识得到慢慢的提高。
(2)教给学生生活自理的技能
①寓教于乐,引导培智学生掌握方法。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儿歌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师根据以这一点,将课堂内容、生活自理技能与儿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背诵儿歌,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实施个别化教育。培智学生因为智力损伤的程度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制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需要来确定训练内容。并其适当的对标准和要求进行降低,让学从基本的事情慢慢做起,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能够使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更加好的成效。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扫地的教学时,教师要对学习的较好的学生提出具体的扫地标准,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则降低要求,只要能把垃圾扔到垃圾箱中就算完成了目标。
③不断的强化巩固,使培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更进一步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靠几天的训练就能达成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反复在平时对于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强化,帮助学生将这些方法内化成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和赞扬,(如,你真棒! 你真是老师的好帮手! 老师相信你。)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幸福感,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3)在活动中培养培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活动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智力落后儿童,对他们的技能进行培养,对其不当的行为进行纠正,这种教学方法在特殊学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活动的开展。例如叠被子比赛、穿衣服比赛、打扫房间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强化和巩固,充分激发他们对于技能学习的兴趣,独立自主的精神得到增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4)取得家长的支持,实现家、校合力教育
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学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家长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一起对学生进行监督、帮助和鼓励。家长要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来完成,如抹桌子、扫地等,帮助孩子学会穿衣、穿鞋,自己吃饭等技能。不能够所有的事情都代替孩子来完成。避免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心理。通过教师与家长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培智学生得到较大的进步,进而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得到减轻。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让培智儿童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搭建一个能够让他们进行展示的平台,从而使培智学生能够逐渐的掌握一定的劳动能力和技能,使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也能够得到增强,从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巍,徐均沅. 浅谈培养培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2):112,123.
[2] 朱莉.浅谈培智学校有效教学的课堂架构[J].启迪,2016,(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