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作 者:陈 蕾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西三十铺镇中心校,安徽 阜阳 236218)

摘   要:在确立了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更具实际情况逐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并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四个方面,具体到学生的能力则是:良好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良性的思维发展和提升能力、积极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以及自觉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这样的教育理念不仅对于学生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为人师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调整,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学生素养的必经之路。
一、明确“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要点
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性,贴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观念,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在核心素养观念指导下的教学要点,明确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为具体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指导方向和观念基础。
(一)语言方面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听闻等积累自身的所见所闻,积累语言运用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自主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架构能力;注重学生对于词句、标点等方面的推敲运用能力。
(二)思维方面的教学要点
让学生们了解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锻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思维方式进行写作;培养学生多种写作方法并用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脑海中有清晰的描写、抒情、说明等手法的运用逻辑和思维方向;培养学生多角度阅读、思考文章内容和思想的思维能力。
(三)审美方面的教学要点
从字词、句子的巧妙运用和优美韵律当中让学生体会汉语的精妙、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中真实情感的欣赏能力,能够抓住文章中的情感倾向和思想核心;引导学生给予自身兴趣的汉语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
(四)文化方面的教学要点
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当中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积极的思想和情感;多视角观察外来文化,甄别和借鉴其中的优点;在知识的不断积累当中,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文化交流、传播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推进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1.教学观念的优化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观念,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变为主动,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教师角色也应该从管理者、命令者,变成引导者、合作者,形成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学生放在教学当中的主体,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更加长远的角度为学生们规划学习历程,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
2.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往往是以单元为教学的主体和阶段,每个单元有每个单元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单元教学方法和规划。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采集、撰写新闻的能力。以往的教学方式下,有课文的第一部分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和语言运用特点,还能够在字词和写作方面为考试做准备。但是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应该在完成第一个任务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将单元教学的重心放在新闻的采集和撰写之上。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学生们对于新闻的接触就比较多,阅读的能力是不欠缺的,反而是新闻的采集和撰写这种需要综合素养的能力有所欠缺。教师可以更具学生实际情况安排采访任务,例如让学生们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采访了解学校、班级最近的有什么活动等,并撰写新闻稿。采访和撰写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阅读理解的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语言逻辑的梳理等都会得到锻炼,而且能够锻炼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1.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修养
核心素养的观念下,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们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学习教师在讲课和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语言、审美特点,并将学习得到的同自己的阅历和认知相印证、相结合形成自身的素养。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升,注重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和影响。例如要学生们提升语言组织和运用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先做好语言组织,注重自身讲课语言的运用对于学生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仅要讲解文章的行文思路,还要描述自己理解文章的思维轨迹,让学生们能够“有样学样”地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2.多手段并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教学方面的主体地位。想要达到这一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之下,学生们会主动去探索和积累语文知识,积极探求汉语的优美,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和审美能努力,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提升。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游戏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掌握学习的要点和要领;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在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氛围中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3.实施“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语文学科当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一味沿用传统的大课堂教学,就违背了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是应该尊重学生在语言偏好、审美偏好、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多角度、多层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定教”就是很好的教学策略,更具学生们在学习当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预习的时候,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当学生们产生疑问的时候,进行讲解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运用;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和思维角度,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实现互相之间的补充和质疑,让学生在不同认知的碰撞中提升思维能力。
4.加强“言”和“意”的转换教学
在语文教学当中,强化语言和意义之间的转换教学,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素养。学生们在阅读文本分析其主旨和内涵的时候,对于学生的思维、审美、语言和思维角度都有一定程度的锻炼,同样在构建语言将某种感情或者事件进行表达的时候也锻炼的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总结
“核心素养”理念下构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首先就是要规划好教学中的要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做好语文教学的优化设计,最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多策略、多手段并行,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登兰.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17(24):11.
[2]王亚楠.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名师在线,2017(11):34-35.
[3]朱天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J].语文天地,2016(1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