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黄京华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江西 南昌 330006)

摘   要:合作学习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比较实用,它即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而且还是教学的一种策略。在各所学校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这些小组进行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与探讨,都通过协调的活动,一起共同完成任务。提倡合作交流与自主探讨的学习方式都是现在我国新课程所倡导的。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了“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迫性的学习,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现象”,提倡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要积极的去学习新的知识,而且要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提高合作学习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学;课堂教育;新课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被人认为这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以及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目前在我国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点就已经有数十处。与语文和数学、政治以及物理学科有合作学习的研究结果也不断的出现,但是跟中等教育生物学科有关的合作学习研究还是较少。伴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的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成为今后所有初中生物学教师的基本规范要求。我国自古以来教学注重的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只会被动进行学习和接受。所有学生在有压力和有威胁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让他们学习的痛苦大于快乐,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要想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本研究主要是在探索合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策略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操作形式以及实施效果[1]。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一)合作学习的准备
1.耐心培养合作技能。所有的学生在小学的时候不懂的什么叫合作,所以到了初中就缺乏合作学习的基础。在我国,只要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大都普遍缺乏跟人和社会沟通的能力,所以在学习合作技能上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如果在学生根本不了解合作和不懂的合作的技能的情况下去让他们进行合作,还需要结合在不同教学中的经验去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
2.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其实小组是很容易分的,但是要达到一种很好的效果就不一定了。合作的分组要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去划分,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老师在编排每个学生的座位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以他们的性别和学习成绩以及学习习惯来安排座位的,所以前后桌4个人组建的合作小组,这样符合学生在合作初期的一种实际情况,而且也能更好的方便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这样也方便以后通过他们的合作情况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可以加以调整。
3.严格要求合作纪律。课堂上有良好的纪律是教学活动能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好动,但是注意力不持久,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也差,老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挥,极大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适应课堂调控。
4.科学选择合作内容。因为学科很多,所以老师不可能在不同的课堂都能去从教材中挖掘出合作的内容。但是现在的新教材已经提供很多的教学活动,例如:讨论,阅读,游戏,观察,试验,调查,探究,学习等。老师可以根据课标精神优先选择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合作。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和知识即有答案的内容,就不用合作了,即可完成。比如:要认识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认识血细胞形态特点等。现在的教材中都有许多活动从操作中看是有一定的探究性,复杂性,开放性,是对学生很好的一种合作素材。
(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施
1.合作任务的分配。老师在确定好适合学生合作的内容后,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其合作任务。一部分合作需要小组间的任务分派,比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老师要在尊重学生的选择上慎重的考虑组间的任务,比如:光照,湿度,温度等等。合作初期,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没有默契,老师应该特别重视任务的实施情况,比如去设计一个活动提纲等方式提醒学生。
2.合作活动的开展。要想让学生能够一起合作,那就要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劲往一处发,让他们个人和小组进行交流。大家参与,集思广益,共同发展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独立是合作的基础,在合作活动中应该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各自所长的机会,实现出有意义的合作。比如,有很多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后提出,很多扮演角色的分配任务需要他们独立的去完成,合作的形式也要根据内容各有不同。比如:调查活动中的各项资料交流,试验活动细节的制定和合作的协同操作等等。
二、存在问题和对策
1.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问题。在每个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所有成员都有一定的任务,要求探究和掌握所分配的任务。然而,学习好的学生他们焦虑度不足,而学习差的学生焦虑度过高。导致极大一部分的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极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选择团体性比较足的任务,不能分开成为个体性的任务[2]。
2.社会技能的培养问题。在每个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的结果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么去合作,他们年纪小,缺乏在合作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自我学习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很多小组成员都缺乏比较有效的交流表现在学习好的学生在讨论中包办代替,而且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就成为了听众,小组讨论也成为一部分学生的一言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有目标性的去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合作技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和观点,要学会讨论问题,学会以正确的交流方式去跟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与维持互相信任。老师适当的结合学生的表现让他们进行互评,老师做最后的师评[3]。
21世纪,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单打独斗的时代了,现在注重的是团队协作。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锻炼他们的交流以及沟通的能力,让他们在生物学课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35):41.
[2]金鑫.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1):50.
[3]田青.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