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课堂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课堂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作 者:蒙俊霖 (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广东 佛山 528244)

摘   要:初中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课型,上好了分组实验课,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但是,由于课型特殊,实验课并不好上,笔者借助物理科组课题研究和自身经验,分析了物理分组实验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物理;分组实验;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途径,更是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无论是从科学素养还是考纲要求,我们都应该落实好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又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两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分组实验的课堂教学更难把控,本文主要探讨学生分组实验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当学生进入实验室,分小组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
1、课堂纪律易乱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会让学生按照小组就坐。由于学生不在平时熟悉的教室环境上课,小组形式的座位更加便于交流,各种新鲜感让学生更容易说话;其次,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感,让学生对桌上的物理实验器材一直有一种想要把玩的冲动,如果老师讲解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讲台上,课堂纪律必然难以控制;另外,在有些学生看来,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就像是体育课的自由活动一样,实验器材在他们眼中更像是玩具。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学生分组实验课的课堂与一般的课堂氛围不同。
2、课堂效率不高
很多实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难免不熟悉实验过程和器材操作,对于实验步骤多难度大的实验操作,学生很难限时完成,有时实验还未完成,下课铃声却已经响起了;其次,学生进入实验室分组实验的目的并不明确,小组分工不清晰,开始实验时,很多学生并不清楚:今天来实验室要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另外,实验的故障也会导致实验难以顺利进行,例如电学实验的电路故障,学生在没有检修电路故障的经验时,往往只能停下来举手求助老师,而老师在解决电路故障时难以兼顾全班,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3、课堂效果难测
学生分组实验课与其他的新课的检测不同,因为学生要学习和训练的主要是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论的总结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在实验课堂上直接反馈,课后习题虽然能检测部分效果,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经验上成长的能力比习题能检测到的更多;中考有时会比较灵活,我们需要检测学生在分组实验课中是否认真完成了实验并且有所收获,而习题检测方式却难以客观呈现。
以上谈了学生分组实验的问题,但初中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其实重要而有趣,上好了分组实验课,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我们就可以让实验课题既有趣由高效,以下是笔者提出一些课堂管理策略供大家参考:
4、转变课堂观念,实验课可以“热闹”,但老师讲授时课堂要安静高效
学生分组实验的课堂跟传统的课堂形式不同,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老师的观念,学生分组实验课必然是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必然是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课堂,也必然是气氛比较活跃的课堂,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实验课的课堂纪律,当学生开始动手实验,“吵”一点是好事。但是,并不意味着老师把课堂完全让给学生自由发挥,上课之前第一件事就是立好实验室的规矩,老师讲授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是同学们必须专注地听老师讲,不然将无法顺利完成实验。其次,学生也需要改变观念,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实验课上就要想办法自己获取经验和知识;对于学生爱玩这一点,也可以辩证的看待和适当引导,例如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学生已经完成实验后可能就会找一些新的玩法,这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试试再加一个凸透镜会怎么样?把凸透镜挡住一半会怎么样?光屏拿走,人眼能直接观察到实像吗?等等。这些“玩”的小实验让课堂更加轻松有趣,也让学生在玩中提高了成绩。 
5、做好课前准备,从器材到操作,老师到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的前提
实验的时间其实是比较短的,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老师要讲解实验,学生要分工并完成实验,老师要检测实验数据和结论,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很难完成的。老师要充分准备分组实验,包括学生小组的搭配,根据学生水平和实验难度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人组或二人组。还包括实验器材的调试,确保实验器材没有问题,不至于课堂上为了解决学生的器材问题而手忙脚乱。另外,最好前一节课提前讲一下关键器材的操作,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等等。最后,要明确实验步骤和实验的结论分享,实验课的最后几分钟,需要让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实验数据、实验结论以及实验操作经验,这样既能督促学生有目的的高效完成实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6、转变评价方式,课堂打分与课后检测相结合,做到及时准确
由于以后物理的实验操作考查也将会纳入中考评价体系,所以平时的物理分组实验中纳入实验操作评估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建议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同时,对实验的操作、实验步骤的描述、数据表格的设计、测量操作的规范性、数据分析和结论的准确性进行现场评分,这样就可以避免,题目检测方式无法反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问题。
综上,学生分组实验课堂的主角不再是老师,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把舞台交给学生,学生动手的过程中会有不按“剧本”的情况,有些是错误,而有些则是惊喜。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才能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不易,也更能把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加深印象。高效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是启发式教学的课堂趋势,值得每一个物理老师深入研究,以上笔者的拙见,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参考文献
[1]孙雪晶. 初中教师课堂管理对学生学习参与的影响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7.
[2]王艳飞. 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现状、问题与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