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自主生长式”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自主生长式”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作 者:余细兰1 李 琳2 (1.湖南省岳阳市朝阳小学 414000 2.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教研室 414000)

自主生长式教师发展理论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一定是立足教师已有的“自我经验”而自主生长的,必须经历教育活动、教育体验、教育感悟,即通过“自修——反思”的途径,生长出新的经验或思想。湖南省岳阳市朝阳小学立足“自主生长式”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唤醒教师主体意识,激发教师内在动机,激活教师潜能,以教育反思为手段,采用多元化校本教研方式,为教师自主发展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推广读书研讨,丰厚教师自主生长的底蕴
一切教育本质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发展本质都是自主生长。 一个善于自学反思的教师,才会具备自主生长能力。学校按照教师特点和需求为每位教师购买订阅不同种类的书籍杂志,教师的学习内容紧紧围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等方面,使教师的学习以专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完善为导向,学习成为教师一种内在需求,激发教师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校在年级组教师微信群开辟了“心得体会交流时间”,学校还利用业务学习定期召开全校读书交流会,让老师们自由交流学习感悟。大家会自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所读之书分析整理,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经历着从发现问题到解决实际问题再到引发新的学习问题等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发了教师自主生长的内驱力。
第二,推行“互联网+教研”,催生教师自主生长意识
“互联网+教研”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进行创造性融合,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全新的线上空间。学校根据学科类别分别建立微信群交流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参与微信群组,在群里一起研讨交流各种问题,一起分享教育学习理念。微信教研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自由、便捷的渠道,让老师们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创所欲言。弥补了传统的教学教研模式不足,催生了教师自主成长意识。
第三,指导与合作相结合,建构教师自主生长的完整体系
学校以校长为首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团队,研究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探讨每一位教师发展的可能路径。在熟知教师个体的主要问题后,以问题为主轴来架构研修内容。校长带头示范,确立自己的研修内容及架构。然后量体裁衣式地建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找出最佳路径帮助教师,诱导教师内在的自主生长潜能。
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发展活动的直接目标就是借助外力将自己的经验提升与系统化,以形成自己的个人教育理论。学校分期拟定主题邀请专家(包括本土专家)作经验交流讲座,还请教研员跟踪、参与学校一个阶段内每一次教研活动,和老师们一起梳理教学中存在的最实际、最典型的问题。教研员尊重教师经验,确保教师参与这些活动,都是以主动参与者、自主发展设计者、合作研究者的心态来做,使校本教研一步步走向实效化、科学化。
第四,赋予骨干教师自主生长使命,推动教师全员发展
学校在各学科中挑选出一批具有强烈专业发展愿望和专业素养高的骨干教师,组建教师高级研修圈。学校为他们提供高层次培训机会,教师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教师接受培训并得到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及模仿过程,真正的内在活动是一个在反思伴随下的生长过程。培训教师要对每一次培训作深刻反思,在常规工作、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校内培训等方面结合自身经验与学校同行互动,对培训内容获得自己的理解。既促进了骨干教师的自主生长使命感,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形成教学研究的“涟漪效应”,促进全员发展。
第五、开展课题研究 助推教师自主生长行动
学校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开展课题研究方法的全员培训,使老师们懂得大量鲜活的课题就隐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全体老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校本研修理念。引导教师将注意力放在解决身边真问题的研究上, 使真问题成为教师“自主生长研修”的真起点,促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学校依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引导教师对感兴趣课题进行研究。课题主题既有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优化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激发专业发展内驱力的实践研究”,也有学校德育方面的“关于小学校园‘安静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等等,更多的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涉及各学科。研究主题贴近教师经验,激发教师主动研究热情。
第六、“自修-反思”教研模式化 增强教师自主生长的自主性
近几年学校坚持开展了学科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的流程是:个人钻研——主备人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形成共享教案——教出先行课——第二次备课——教出——反思、交流,形成了校本研修新机制。
在集体研讨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任务驱动式”交流模式,集体研讨时做到“四带”,即带个人钻研的痕迹(教材上教师的钻研笔记),带教学的好资料(资源共享),带教学的个性化观点,带教学的实任务。每次集体研讨,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草根智慧,教师们在彼此合作中得到提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校本教研就是教师幸福成长之路。朝阳小学在优化校本教研方面动足脑筋,学校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师间的互动、分享使得同事关系更加融洽,学校凝聚力大大增强,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校声誉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第二届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术研讨会资料 潘海燕.
[2]《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探索》石福国.
[3]《跨界教研,激活校本教研内动力》 翁飞霞 中国民族教育.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17C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