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

作 者:陈 燕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第二幼儿园 843500)

摘   要:幼儿园教育作为孩子最先接受到的教育,应该严格遵循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在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注重每一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纲要中指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儿童拥有不一样的色彩。但是目前幼儿园教育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那就是幼儿园的教育“小学化”。在以后的幼儿园教育中,应该避免这种“小学化”,还给孩子一个天真的童年。本文在一些方面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进行论述,一样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实思考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步步飞速发展我们国家的幼儿园教育也逐步得到了发展。但是,幼儿园教育也存在着一部分弊端,那就是,幼儿园教育逐渐出现“小学化”的态势。所以,本文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以后的幼儿园发现能提供一些帮助,然后,促进幼儿园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实情况
1.学生学习内容逐渐“小学化”
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为的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要学习小学的文化知识,主要学习拼音,写字,算数等知识,但是却忽视了挖掘孩子的艺术,科学,健康,语言,社会等五大领域的平衡发展。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会读、会写、会算的孩子才值得骄傲,幼儿园天天什么都不教的话就是耽误孩子的前程。家长们平时聚在一起就是炫耀自己又给孩子报了什么特长班,殊不知家长这样的攀比心就是典型的揠苗助长。
2.对学生的行为规范逐渐“小学化”
现在有的幼儿园把小学生要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比如要求学生遵守规律,不能随便乱说话,要站好坐好,不能随便离开座位等等都提前要求幼儿园的孩子遵守,幼儿园更多的是注重教育而轻视了幼儿园的保育,从而,导致孩子在幼儿园找不到上幼儿园的乐趣。
3.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逐渐“小学化”
现在有的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的青睐,扩大生源一味的忽视孩子的发展规律不断的迎合家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所见所用的课桌,板凳都与小学里的摆设基本一样,没有了属于孩子们的环境,没有了适合于孩子的玩具设施,在墙面的布置上没有了孩子们喜欢的画等摆件,而是一些初级的学习的挂件,比如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等。教师的教学不再需要儿童适用的教具,而是和小学生一样的粉笔,课本等。
4.学生的评价标准逐渐“小学化”
现在的幼儿园逐渐用评价小学生的方式去评价幼儿园的孩子,根据学生的认字程度,算数的准确性来判断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幼儿园会直接认为孩子认字认得越多,算数的准确性越高,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就越好。同时幼儿园也逐渐用这个标准去评价幼儿园的老师的教学成果,孩子学习成绩越好,则教师教的越好,也就认为幼儿园的教学水平越高。
5.学生在学校参加的活动组织逐渐“小学化”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园往往会偏重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学习。没有遵循孩子在幼儿园是以游戏合作为主的发展特点。在课堂上更多地注重以集体的活动为主,缺少小组合作的活动,同时还在教学中运用了其他的辅导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二、幼儿园教育逐渐“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幼儿园教育逐渐“小学化”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的。比如,家庭原因,幼儿园方面的原因,政府部门的原因,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一下。
1.家庭原因
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是由不同的因素构成的。比如说家长的教育观念,接受过的教育水平等。众多的家长觉得幼儿园教育就应该让儿童提前学习算数,写字等。而且,家长逐渐将孩子学习了多少知识去衡量这个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因此,有一部分幼儿园认识到这一问题,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逐渐的设立了一些孩子们在幼儿园的阶段接受不了的课程。从而,导致了幼儿园的教育逐渐朝着“小学化”的方向发展。
2.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幼儿园方面的因素也是由众多的其他因素构成,比如说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培养目标,教师的专业能力等等。首先,家长有目标地要求幼儿园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从而幼儿园为了达到家长的目标使自己的办园理念,培养目标逐渐远离《幼儿指导纲要》里面关于孩子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目标。从而在一些程度上更加的趋于“小学化”。其次,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教育水平还不高,达不到相应的标准。教师的师资力量也不够强大,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比如新疆克州阿合奇县。他们的幼儿教师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学理念落后,不了解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习惯的向孩子发号施令,填鸭式的向孩子灌输知识。课堂中教学的用具也不适合孩子的学习,孩子在课堂上完全没有了自由,所以,导致了幼儿园的教育逐渐“小学化”。
3.政府部门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幼儿园的管理也应该随之发展。但是,目前幼儿园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政府管理制度。政府并不是非常重视幼儿园的发展,政府更多的重视小学和初中的升学率,对于幼儿园的管理缺乏大量的监督和审查。在偏远的地区,比如新疆克州阿合其县,政府每年都会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没有设立面向幼儿教育的资金扶持,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幼儿园的发展,从而导致幼儿园逐步向“小学化”发展。
三、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提出的解决措施
1.给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首先,幼儿园可以定期的开展家庭教育的训练,为家长讲解一些先进的幼儿教育的观念。并对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进行本质的区分,让家长逐渐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发现特点,让家长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
2.增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使幼儿园的管理逐渐步入正轨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事业,政府对于幼儿园管理的不到位导致了幼儿园对孩子们教育的缺失。首先,幼儿园的直隶管理部门应该确立自己的管理职责,增强对幼儿园的管理。根据当地幼儿园的管理现状制定适合的相关的管理条例,改善当地的一些管理弊端。之后,还要确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对违反相关条例的幼儿园做出处罚规定,还要改善孩子们参加特长班的状况。最后,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投资,提升幼儿园的师资水平,改善一下孩子们学习用的教具等。
结束语
在社会的发展中,幼儿园教育已经逐渐“小学化”,但是它并不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改善,要求幼儿园要准确把握自己的教育目标,正确发挥幼儿园的职能。同时,幼儿园也要为小学的教育发展提供夯实的基础,这就要使幼儿园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以此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35(09):69-76.
[2]李相禹,康永祥.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制度基础及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07):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