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玩泥巴对培养幼儿艺术领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玩泥巴对培养幼儿艺术领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作 者:孙丽萍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幼儿园,山东 日照 262303)

摘   要:泥是一种古朴的、简单的天然玩具之一。它的很强的可塑性,你可以反复地玩,不用担心会玩坏,你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将心里所想出的东西瞬间成型,它可以永远被创造、永远被改变。在玩泥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幼儿手的灵活能力和大脑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玩泥巴;审美能力;创造力

玩泥巴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游戏,一提到泥巴,我们记忆中就会出现童年时和小伙伴一起玩泥巴的情景。泥巴的可塑性很强,我们可以反复地玩,有极强的还原能力和耐受性。它质地粗糙,但具有自然界的独特味道,软软的,灰色、褐色、红色、土黄色……色彩多样,黏度不一。
依托本地泥土资源丰富,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开发了对“泥巴”的特色课程研究。通过玩泥巴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针对这一研究,我们也进行了一步步的探索:
一、对班级幼儿年龄段进行分析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的孩子,年龄在4-5岁,根据这一时期的幼儿年龄特点自主性、主动性进一步发展、有自己的想法、有创造创新意识、需要一个与同伴合作交往的空间,探索和求知欲表现明显。
二、创设玩泥环境,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喜欢上泥巴
《指南》中教育建议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例如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于是,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富有浓厚泥土气息的室内外环境。黄色的教室为主色调,楼道张贴悬挂的泥塑张片及作品,阳台摆放的民间手工玩具“泥塑文化之旅”墙的创设,特色区张贴的幼儿玩泥情景,其他各区摆放的幼儿自制泥巴作品等,都让幼儿在所处的环境中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整个室内外都给人留下一种处处皆泥巴的印象,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泥巴的熏陶。
三、设置流程操作式区域活动,分工合作,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学习活动范畴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因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涵盖这五大领域的区域环境,并且将各区域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车间式的游戏流程,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我们结合《指南》艺术领域的建议: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我们在科学发现区设置了“初次印象”和“初次探索”两个阶段。在“初次印象”中我们提供了多种泥土,让幼儿通过“看、摸、闻”来感受泥土,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泥土的最初印象,包括它们的颜色、手感、质地、味道等,并让幼儿做好记录,在这一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和欣赏泥土,发现泥土的异同,让幼儿自主探索对泥巴的初步印象。在“初次探索”时,孩子们就开始探索按照怎样的水土比例可以和好泥巴,调好比例后,幼儿就开始进行这些活动都尊重了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品质。在对泥巴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探究后,幼儿将和好的泥巴送到特色区“车间二”,我们为这个区起了“玩转泥意”的名字,在这里幼儿可以捏制出自己所见和所想的东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待这些初步的泥巴作品晾干后,幼儿可将其送到美工区, “车间三”的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对颜色的喜好与搭配,对作品进行上色装饰,晾干后,陶艺馆的孩子们就可以选择一部分精致的作品摆放在陶艺展架上进行买卖交易。同时,我们还将一部分作品投放到阅读区,让幼儿进行自由拼摆组合,创编情景故事,进行讲述;另外一部分几何形状的泥巴作品我们投放到搭建区,成为幼儿很好的搭建素材。
四、创设户外活动区,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发展
小时候玩的“挤摔娃娃响子”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里印象深刻。这一游戏在城市里并不多见了,但在我们乡村还是保留着这一传统游戏,于是我们也将儿时玩的游戏带到了孩子们的游戏生活中。在户外,我们为幼儿选择了一个宽敞的活动空间、软硬适中的泥巴,让幼儿玩弄摔响。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想办法让泥巴摔得更响,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臂力量,还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与主题教育内容相结合,体现幼儿自主性
我们着重把特色与主题相结合,我们结合主题进度开展特色活动。例如在开展主题“圆圆的月亮”中,我们开展了用泥巴做月饼,我们先让幼儿了解有关中秋节和月饼的知识,然后让幼儿和家长共同用泥巴制作月饼,幼儿将作品带回园,在其他幼儿面前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我们教师进行集体教学,教受如何做月饼,然后让幼儿制作。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让区域中的幼儿进行更细致的制作练习,最后,我们组织幼儿集体互评作品。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交给孩子,真正体现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和主题进度内容,按照我们预设的计划和目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特色活动,逐步深入,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帮助幼儿认识事物,扩大视野,丰富情感,萌发美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而且还能丰富想象力,提高思维力和创造力,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幼儿玩泥中可以充分的体现陈老先生这种思想的灵魂和内涵。大自然赐予了我们优厚的条件,与繁忙的城市快节奏相比,玩泥不仅能带给孩子们快乐和情趣,同时,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享受生活、徜徉自然的真谛之在收获了友谊。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3年3月第1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C].2001年6月.
[3]北京奕阳教育爱迪坊创造力发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