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管理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精准农业又可称之为精确农业与精细农业,精准农业作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其主要指的是利用3S技术与农业技术的相结合对农作进行精确定时、定位、定量控制的农业生产技术。精准农业的到来不仅可极大程度提高农业的生产力,而且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精准农业而言,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则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因此,如何设计与实现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也就成为了相关人员所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也将针对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实现
一、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
精准农业最早起源于美国,精准农业的概念及设想是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将精准农业投放到实际生活中应用,但精确农业现在仍然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在美国实施精准农业时,其原则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实际需求实用这三个方面。此外,除了美国在开展精准农业的研究之外,国外其余的国家也在开展对其的研究与应用。外国国家已经对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我国提出对精准农业进行研究的时间是在1994年,且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之下,精准农业逐渐被列入到了我国的“863”计划当中。此外,精准农业在我国除了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应用之外, 我国农业大学也通过对GIS与ES的研究集成,建立了准确的农业智能决策支持平台。
二、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目标性能
(一)系统的目标性能
之所以需要建立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其原因主要是,希望为农业生产者、科技人员等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服务,让用户通过该系统得到关于农田的相关信息。此外,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更是需要具备以下几种性能,第一,系统的可靠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稳定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第二,系统的易操作性,因大部分的用户都不是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且对计算机专业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该系统的界面必须要具备简单易操作等性能。第三,系统的易扩充性。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情况来看,无论是农业生产的地域,还是作为种类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就需要该系统具有一扩充的性能才行。
(二)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由于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当中包含了许多的系统,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如:病虫害防治,因其中包含了病虫害种类,以及可能发生的时间,所以在设计时,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往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设计出具体的防治方案。
(三)数据库设计
对于精准农业而言,精准农业是依靠农田信息以及农业专业制定出的一套对农田进行管理的方案,因此,在数据库的设计上,数据库必须要包含以下以下八种内容,其分别是:GPS数据、农田基本地理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作物数据、化肥农药数据、病虫防治数据、模型数据专家知识等。以上就是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目标性能,相关人员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
三、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上述针对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目标性能进行了相关的阐述,由上述可见,在系统的设计上,相关人员一定要达到可靠性、易操作性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极大的程度上提升该系统,方便用户进行进一步的操作。针对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需要通过以下三点来实现。一是,系统硬件支持环境,所谓系统硬件支持环境,其主要指的就是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需要拥有GPS接收机、PC机、服务器等设备,才能有效的实现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二是,系统软件支撑环境,系统软件支撑环境其主要指的是,该系统当中需要包括PC机 Windows98以上的操作系统,服务器Windows2008Sever操作系统等。三是,实现技术。对于实现技术而言,实现技术主要可分为两点。第一,组件技术,组件技术作为一个提供制图的Active X控件,组件技术的到来不仅可以让系统具有模块化,以及封装性等特点,而且方便与其他关键技术集成。第二,集成技术,集成技术主要指的是以数据库为中心,让各个子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来实现数据的交换与传递等。
结语
总而言之,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与实现上,相关人员都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力,以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
参考文献
[1]孙洪进.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与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14):25.
[2] 郭银巧. 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3] 谢春燕. 重庆丘陵山区节水灌溉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西南农业大学,2005.
[4] 张怀志. 基于知识模型的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