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18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杭州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M18JC027);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教改项目“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问题分析与路径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JG201717)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创业政策与创业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杭州市出台了系列大学生创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本文结合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宏观数据收集分析与大学生创业者主观体验数据结合,对杭州市大学生创业现行政策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增强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政策;对策研究
近年来,杭州市持续出台扶持政策,从加大资助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创业教育、建设创业平台、优化创业服务体系、加大社保补贴、做好基础工作等七大方面入手,大力吸引高学历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创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共有49万人,2017年,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共8万人,高学历人才流入率居全国城市首位,创新创业人才快速聚集。国家火炬统计孵化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杭州市累计累计毕业企业2960家,2017年新增毕业企业550家,在孵企业集聚大专以上人员89168人[1,2]。
目前,在杭高校有46所,年毕业大学生12万人左右。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有注册大学生创业企业近12000家,创业大学生3.3万余人,在杭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率在5%左右,创业成功率达27.5%,远高于全国水平。杭州市不断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杭州一直把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杭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01.6亿元,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2.3万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8.2%。2016年,杭州市相继获批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迎来了政策创新的高峰,《进一步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黄金12条”)《关于加快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工业和科技重大创新项目统筹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指导意见》《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杭州人才新政27条”等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从科技、产业、平台、人才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杭州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实施“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打造中国创新创业之都。
一、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效果呈现出的特点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政策力度大,操作灵活,同时创业政策政府的投入激发行业企业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学生创业政策走在浙江省前列。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杭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极大丰富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是培育和扶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通过提供孵化场地,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支持,大学生创业基金配套等方式,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3]。现在,杭州市孵化器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扶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各类指导性文件频频出台,例如刚迈入2018年,杭州市就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8〕1号)等,杭州市孵化器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市孵化器在数量和质量上在浙江省内占绝对优势[4]。
“2017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显示,浙江省内共有浙江省级以上孵化器51个家,且近三年省级(以上)孵化器数量增长态势强劲,增长率分别为10%、14.3%、26.2%。
杭州市目前在孵企业共有4067家,杭州市科技新中小企业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类型,其培育的专项计划“雏鹰计划”以孵化器为主要依托基地,超过50%的“雏鹰计划”企业来自孵化器培育的企业。
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杭州众创空间》显示,截至2017年,杭州市入编的众创空间一共有99家,总面积达12.3万平方米,不断形成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不断释放“创业投资+”的众创空间核心价值。杭州市目前累计入驻团队1430个,注册资本19.24亿元,吸纳就业1.5万人,设立(或整合)基金98支,资金总规模72亿元,是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的重要载体。
(二)杭州市财政资金撬动民营资本形成合力进入大学生创业市场
杭州市民营资本进入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增速快,政府投资撬动民营资本投资效果好。2017年杭州市财政投资孵化器建设金额为5.58亿元,企业投资23.25亿元,在浙江省内无论在规模和增量上都遥遥领先。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主流行业主导企业、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媒体行业、创投机构、教育集团、创业服务中介企业、创业者等各类主体顺应杭州市产业需求和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大学生创业孵化载体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和特点分析
美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经验和特点:美国主流的创新创业模式是以“全校性”创业教育为核心。“全校性”创业教育,是指创业教育面向整个学校的学生。在普及度上从韦斯伯和凯茨的研究数据显示,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大约有1600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有2200多门,有277个创业教育机构捐赠席位,关注创业及创业教育问题的学术和管理期刊共出版了44本,建立的创业教育中心有100多个[5]。
英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经验和特点:英国最大的特点是高校与企业紧密联系,企业为科技园的发展提供资金帮助,科技园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互利双赢,可以使科技园更好地坚持与发展下去,与企业的频繁往来也可以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开阔视野,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科技园占全英国科技园有很大的比重,大约占总数的1/4。大学科技园成为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基地,并且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日本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经验和特点:日本创新创业最典型的代表是筑波科技城,科技城是把国家研究机构与筑波大学结合在一起[7],并以此作为科技园的核心,科技城内部包括丰富的教育设施,大量的住宅和企业。科技城里面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善,大学与企业关系密切。企业为科技城提供资金帮助,科技城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据调查,日本大学共创办了1112家高科技风险企业,因为这些高科技风险企业代表着水平尖端的创新群体,所以备受青睐。日本也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8],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法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经验和特点:法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建立竞争力中心、设立卡诺研究所。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和与高校的交流,大力在高校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国家政府部门与企业和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大学生毕业后开展创新创业将受到企业提供的不同程度的资金帮助,政府的扶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以及企业的资金支持,对于毕业生在三年以内开办创新型公司的给予奖金[11]。
三、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执行的实施建议
杭州大创联盟通过对全市4000多家大创企业调研发现,总体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创业企业存在投融资渠道不畅、品牌和社会知名度较低,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经验不足、创业能力不强,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各环节之间存在“断链”现象,还没有形成政、校、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生态机制。
三螺旋理论的三大主体——政府、高校、企业,在支持大学生创业上有着共同的需要和利益诉求,在认识上容易达成统一,并共同付诸实施,这就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当下,适宜大学生的创业环境逐步形成,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措施和政策纷纷出台,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各要素实际上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政、校、企多方联动搭建一个针对性强、结构健全、特色鲜明、高效运作的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为杭州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创业健康发展。
课题组依托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对在杭高校创业学院的在校潜在创业者(共252人)已开展创业活动的毕业五年内学生(共122人)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主要聚焦在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七个方面(1.初创企业资助、扶持政策;2.融资政策;3.创业教育培训政策;4.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相关政策;5.创业支持体系及创业服务政策;6.社保补贴、促进带动就业相关政策;7.基础工作、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用户体验分析。此外还从“利用度”“知晓度”“重要度”“效度”“难易度”五个维度开展满意度调研。
在知晓度方面,31.7%大学生创业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创业扶持政策”或“不知道如何申请创业扶持政策”。互联网上创业扶持政策信息零散,政府官方网站中很难找到大学生创业政策,宏观政策居多。建议明确当地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兑现的业务办理窗口,有具体的显而易见的申请办事方法、路径、流程。部分受访者表示“有些窗口和链接都点不进去”,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相关网站的维管和更新;同时,拓宽宣传途径,例如政府成立宣讲团,定期到各高校开展政策宣讲;在官微等自媒体平台加强和大学生的互动等。
在利用度方面,42.2%的大学生创业者表示创业政策的利用并非易事,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的政府方(多区县都已成立“大创办”)解释环节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在政策宣传过程中“更接地气”,明确政策申报时间、兑现地点、需要准备的材料,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精神整合并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同时加大大学生创业中介服务支持力度。
在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满意度方面,82.4%的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政策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政策“效度”是指大学生创业政策内容对于实际创业活动的贡献度,反应的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用性。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总体效度满意,达到78。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中的融资政策方面,53.1%的创业者表示“融资政策多为比较宏观的政策”,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更具体的融资政策,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体验;建议加强与金融、基金单位加强建设力度,举办更多创业路演等活动,对接市场,加强大学生创业金融氛围。
四、结论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政策出台密集,时效性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走在前列。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下,大学生创业平台不断丰富,且吸引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政策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主观体验较好,建议在政策完善过程中拓宽宣传渠道,注重宣传质量,加强政策解释。大学生创业政策在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应该学习美国、法国等国,强化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大学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虽然现在部分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但都是作为选修,笔者认为高校在此方面做得不足;大学生创业政策在高校与企业结合的引导方面:国外创新创业发达国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紧密结合、互利互助、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帮助,高校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但是高校在与企业紧密结合这一方面还可继续增强,政府可出台更多鼓励政策。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大会堂,2018.
[2] 2017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R].杭州.2018.
[3] 肖潇,汪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1511-1518.
[4]徐江城,窦飒飒,孙菲,柳霆钧,项目路演在高校创业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与实践探索[J],东方教育,2017,1,58.
[5] 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 Drucker P 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practice and principles[M]. Routledge, 2015.
[7] Haga K.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aging societies: theorical reflection and a case study from kamikatsu, Japan [J]. Journal of Innovation Economics, 2016, 18(3):119-120.
[8] 刘民义.立法与政府推动:日本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启示[J].新华文摘,2010(2):129-131.
[9] 沙德春,王文亮,肖美丹,等.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146-153.
[10] 王明杰.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比较研究——以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为例[J].行政论坛,2016,23(2):99-104.
[11] 刘刚.发达国家创业政策的启示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6(23):90-91.
[12] 许琰.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13] 许蓉艳.浙江省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研究[D].上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