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心理学教学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人才心理素质的强化。但是在当前公共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存在严重的问题,极大限制了公共心理学教学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所以需要积极探索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措施,为公共心理学作用的发挥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各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还要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公共心理学教学作为能够强化人才心理素质的重要课程,日渐受到重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应该针对现行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优化措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指导作用的进一步凸显。
一、当前我国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活动中存在明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作用的发挥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具体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取向不够明确,课程价值难以落实
公共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部分高校在开展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改革相对忽视,虽然借鉴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课程取向存在明显模糊性,无法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需求实施有目的的指导,并且公共心理学教育价值也缺乏有效的实践课程支撑,造成教学价值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阻碍,对公共心理学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课程教学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对公共心理学教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指导活动中,才能切实促进教学作用的进一步凸显[1]。但是现阶段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创新性和趣味性明显不足,并且缺乏与时代的联系,造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过程中兴趣偏低,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也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强化造成相应阻碍。
(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僵化
全面把握当前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基本情况,发现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对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强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公共心理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不注意与时俱进引入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如尚未认识到在线教育、开放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不利于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全面优化,甚至会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所以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
二、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期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想实现对公共心理学教学活动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就应该从多角度对教学改革措施进行分析,指导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优化。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机调整
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就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化调整,保障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够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需求相适应,引导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为公共心理教学改革成效的获取创造良好条件[2]。具体来说,在结合公共心理学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教学目标与学生专业发展的契合度、教学目标和学生成长特点的适应性等,进而在科学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创新,确保课程教学活动质量,促进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全面发挥。
(二)对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加以更新
传统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已经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所以需要对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向学生讲解心理学理论方面的内容,也尝试将学生专业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公共心理学教学活动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为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辅助[3]。这样教师对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入生动活泼、蕴含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教育理念,公共心理学教学开放性和科学性必然会明显的增强,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辅助性作用也会进一步发挥,必将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是提高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针对当前教育现状,公共心理学教学工作者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在线教育模式、微课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和案例解析教学方法、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等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指导活动中逐步形成对公共心理学知识的系统认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心理素质水平能够得到逐步地提高,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学生人格的完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会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坚实的保障[4]。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挫折教育、团体教育等,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指导效果,切实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教学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高校要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就应该对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并针对问题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保证能够增强公共心理学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辅助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学丽, 张佩. 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新疆社科论坛, 2015(6):98-100.
[2]殷剑平, 张欣.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2(2):73-75.
[3] 扎克尔·朱马洪. 民族地区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喀什师范学院为例[D]. 喀什师范学院,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