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牧区初中汉语文活动课教学

浅析牧区初中汉语文活动课教学

作 者:闵长芳 (拉萨市当雄县中学 851500)

摘   要:在拉萨市的一些中学,初中汉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汉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但是,由于汉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对牧区初中汉语文活动课的看法。
关键词:牧区初中;汉语文;活动课;分析

长期以来,汉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汉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汉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汉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汉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汉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汉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汉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汉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汉语文学习实践。于是,汉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汉语文活动课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
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汉语文活动课将汉语文教学与汉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汉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来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汉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汉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汉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二、汉语文活动课的开展
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汉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汉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汉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常汉语文教学的补充。
汉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于是,我从2013年4月起,利用汉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我的汉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提出了在七年级汉语文教学环节中,每两周开设1节活动课的方案,并得到了试行。
三、汉语文活动课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汉语文的社会实用性。汉语文活动课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汉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和“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汉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汉语文的能力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汉语文活动课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比如“故事会”、“演讲会”与“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韩克勤.在语文活动课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初探.考试,2011,(5).
[2]王  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语文活动课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