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引入与应用,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基于此,本文谨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加以探讨,分别从课程导入与课堂教学两方面入手,以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程导入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奠定数学基础,培养基本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激发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在课程导入中的应用
课程导入环节,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快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提高课程导入的效果与质量,更好地完成课程导入环节。在小学数学除法的学习中,在学生对于小学除法有初步印象与了解的情况下,要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与了解,就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对以往的除法教学进行回忆,从而开启学生对于除法的新认知。比如,在课堂环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余数我最大”的除法小游戏,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数字卡片,卡片中的数字为1以上,8以下的整数,而学生也分别持有数字卡,卡片中为20以上,50以下的整数。教师随机展示一个数字,询问学生这个数字除学生卡片中的哪个数字,所得出的余数最大,学生则举起相应卡片作答。对于答对的学生,教师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可以为口头奖励,即语言夸奖学生;可以为物质奖励,向学生发放一朵小红花,或者给学生一块糖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对以往的学习内容加以回忆与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与思考能力,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便于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二、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在学习新知中的应用
学习就是一种吸收信息并外化应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对于知识应用的训练,在知识讲解之余,也要组织学生进一步熟悉知识内容,并能够将知识联系实践,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如上文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便于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新知识时,就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
例如,在学习时间的相关课程时,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分、秒”的教学概念,帮助学生体会时间的内涵,并对时钟上的时间加以正确认读,可以提前准备好游戏道具,在完成知识点讲解工作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整时”的印象,教师可以拨动表盘,拨到整时的时间上,比如说“7:00”,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对这一游戏加以调整,帮助学生了解24小时计时法及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掌握时间推算的规律。为此,教师可以拨动表盘,向学生询问“现在是上午几点啦?”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之后,保持表盘不变,重新向学生提问“现在是下午几点啦?”从而帮助学生了解24小时计时法在表盘上的相互转化[1]。
2.在回顾复习中的应用
回顾复习是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并加以巩固的重要阶段,但许多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回顾复习都仅仅是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对于单纯地讲解很可能感到索然无味,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为此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形式加以优化,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充实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2—5乘法口诀”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与问题,即对于2—5乘法口诀的背诵与应用,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回顾这一知识,进而通过卡牌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比如,教师准备两套卡牌,一套卡牌中是1-9之间的数字,另一套卡牌中是猴子、小猫等小动物的卡通形象,并按照1-9的顺序排序,教师随机展示两张动物卡牌,学生按照一定顺序顺次上台,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牌将两张动物卡牌数字的乘积展示出来,并贴在黑板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帮助学生回顾既有知识的同时,重新巩固乘法运算方法,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来,以此保障复习巩固的效果。
3.在教学测评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的重要考试,就是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而这种阶段性的测试往往十分重要,会给学生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由于周期较长而导致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并不全面,为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游戏,开展游戏化测评,可以在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降低学生对于考核与测评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便于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便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及时调整。
教师可以组织竞赛游戏,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竞赛游戏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智力因素、学习情况、自身潜能、学习技巧等进行竞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专题竞赛游戏,以智力问答的形式进行,比如“年龄问题”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小明21岁,小明的爸爸今年48岁,那么多少年前,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四倍?”小组竞赛中,答题的学生在小组的协作下回答问题,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促使学生在竞赛游戏中不断开发智力,发掘潜力,提升能力。而教师通过对于游戏中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明确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以弥补。为了保证游戏化测评的效果,教师可以缩短游戏测评周期,以星期为单位,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堂数学课就是游戏测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期待值,减少学生的压力[2]。
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更加轻松有趣的游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通过游戏教学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新知、回顾复习与教学测评中,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的智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句凤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50.
[2]金靖.基于新形式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