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才能把学生培养为新时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然后提出新的的教学方式,希望对我国初中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制观念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
引言
党在十八大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学校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初中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之中,并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真正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利于强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可以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能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学习的上升时期,这个学期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将生活融入于教学,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继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教学过程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教材就是教学的载体,但是教材并不是万能的,需要任课教师活学活用,将自身的社会经验和教学过程相联系,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上多举一些现实的案例,促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个基本的认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1]。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举高铁占座案的例子,这个例子也是体现道德与法治最鲜明的例子,教师在举完这个案例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区别在哪里,而道德与法治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会产生什么联系,学生会在思考的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进行重新的认识,同时也为其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同生活中的案例有机结合,创新课堂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时,应用适当的工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例如:教师可以在讲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新学校,新生活这一章节中,可以将学校过去的图片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与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同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也会因此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努力的学习。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创造机会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真正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含义,以便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并帮助老师打扫卫生,让学生体验到社会工作人员的生活方式,使其提前适应社会生活,学生也会通过这次有道德意义的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品质,学会在生活中关系他人,善待老人。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参加野营活动,野营地点不要离城市过远,在旅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游玩,赏景。通过这一天的实践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并且学生还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建立了良好的社交观念。例如:在爬山的过程中力气大的学生可以帮助力气小的学生、学生在午餐时可以分享自带的食物等。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和同学关系,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增加,学生也会因此感受到社会主义的美好,继而会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生活融入其中激发学生潜能
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都存在的弊端,将生活融入于课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作为关联点,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丰富的生活元素。初中生虽然在生理上较为成熟,但其心理依然十分幼稚,且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不喜欢学习也是非常正常的,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生的目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生活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案例本就是来源生活,教师完全可以抛弃书本,直接讲授生活中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学习自主性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淡化自己的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资料,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形成自主化、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阐述近段时间的网络争议较大的昆山砍人案和网红殴打孕妇案,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在课后上交讨论报告,阐述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这两件事都是游走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案件,学生既可以认为这两个案件是法治案件,也可以认定他们是道德事件,通过这次的教学,学生会对道德与法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师此时也要适当发表自身的看法,并趁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公正性。促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迈过道德与法治的红线,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人。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当前的特点,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通过将生活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小梅.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8,37.
[2]韦乂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