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运用学习小组管理模式优化体育课堂

运用学习小组管理模式优化体育课堂

作 者:邓露娟 (广东省惠东县惠东实验小学 516300)

摘   要:体育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行教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将通过对小组管理模式加以分析,并将其方法运用到体育课堂管理中,以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小组;管理模式;体育课堂管理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已在中学生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体育课堂管理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如何达到预期效果?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材及教学方法上的合理把握,更需要课堂中纪律与秩序作为前提保障。在当今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会遇到学生积极性不高,怕累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调皮的学生会打乱课堂秩序,如插嘴、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学互相玩耍,甚至有些学生趁在集体性活动中逃出课堂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惯用的方法给学生讲道理或者针对问题严重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而这些办法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寻求更多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必要的趋势。本文将从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来改善体育课,为更好的开展体育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体育课堂的特点及小组管理法的优势
体育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场地的开放性,内容多样性以及体育本身的特殊性,使得体育容易出现局面混乱的现象。小组管理法是班级管理中的常见方法,它以通过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管理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组建成小团队,以点到到面,以面到的点的相互管理监督,从而无形中达到一种学生自我约束和整体局面易于掌握的效果。针对于体育课堂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尝试性将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模式套入体育教学管理中,以便更好的解决体育课堂中的问题,更好的优化体育课堂。
二、体育课堂中学习小组管理模式建立
1.改善队形
组织队形是整个体育教学中必要组成部分,从课堂常规到结束部分,它是贯彻整堂体育课的管理形式。在课堂常规的这一环节,组织队形我们传统的采用男女分列,按高矮顺序站队,如几列横队,方块形状(图1)。这是从队伍的严谨与整齐性出发,但对学生自律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因此,在遇到自制力不强又难以控制的学生,就会出现乱站队的现象,这节课站一排,下节课又站最后排。这也是以往队列队形站法的弊端。
将学习小组合作管理法运用到体育课堂并要达到管理效果,首先,队形的站法可以改成小组分队法。
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长
高→       矮               1  2  3  4  5  6 …
    图(1)                         图(2)
上图表示为传统队形站法与小组分队的站法,图(2)表示以分组排队法的队列队形,它要求将全班分成若干组分别排成一列,每列选出一名组长站在排头。看齐方式,横队以排头那组为看齐标准,纵队以每组组长为看齐标准。这种小组分队队列队形法,即可以达到队伍严谨性和整齐性,也无形之中增强每位学生团队自我管理意识。比如,在站队时,当学生出现混乱时,老师可以这么说:“我们看哪一组站的最整齐,哪一位同学给你在的那组丢脸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位同学都不愿意成为那组的累赘,而这时小组长也可以开始实施自己的权利,将本组的同学进行管理。
2.合理分组
所谓分组就是将整个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运用学习小组管理来优化体育课堂,分组需要讲究,分在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分组的方式不仅要考虑课堂管理上的问题,也要考虑教学方面是否方便执行,这需要教师对每个班级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比如学生性格的倾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及班级个体的差异等等。根据种种不同班情和学情的班级,分组的方式也可以随之相应改变。
2.1 性别分组
由于男女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采用性别分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初中,对于进入初中的学生,对于这些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在身体和心理都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在上课进行性别分组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得更加的自由、放松,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2 混合分组
混合编组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分组方式,这种分组方式能使男女生在合作、交流及相互管理之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比如在篮球教学中,男生相对女生而言在这项目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采用男生的帮助使得女生更好的学习篮球,这样同时也展示了男生的优势,也锻炼男生的能力。
2.3 兴趣分组
顾名思义,此种分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不同进行的分组管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兴趣相同,容易产生认同感,从而更易于使他们认同组长的管理,也易于达到自我管理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个性得以展现。
从以上介绍的三种分组方式在小组课堂管理运用中均各有所长。当然,分组方式不仅限于三种,教师们可以根据班情及学情或者学校的条件可以选择更多的分组方式,如:体质差异性的分组法、学习方式分组、心理特征分组等等,不同的分组方式,会对课堂效果起到不同作用,因此,在小组管理模式下,分组方式的选择是整个课堂管理的重要环节。
3.规范小组管理
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课堂需要管理才能有序的进行有效的教学,那么管理也必须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行为才能达到管理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分组后的规范,使得分组后的小组更好的服务教学。
3.1 组长职责要明确
小组管理法就是一每个小组为单位,组长管理组员,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以此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效果。因此,在管理当中必须要明确组长的职责,如组长、负责该组人数的点名,纪律的管理,学习的效果等。
3.2 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小组管理制度   
小组可以根据自己本组组员的不同差异和优势等特点,共同商量探讨对自己的小组进行规划,制定一些制度,以便进行自我约束,也根据教师的安排以及规定制定计划已达到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这个环节应该对学生制定的制度进行规范和指导,以便形成更科学、完善的小组管理制度。
3.3 根据小组管理法特点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在分组后,教师应该引导每个小组积极向上,争取做到最好。在分组后教师建议每组都取一个响当当并且能够激起大家激情的名字,以每组为单位在期末进行评比,对于每节课从集合排队到教学内容的完成、学生的自我表现以及课后任务的完成等各方面进行评比,对于成绩优异的小组在期末进行物质上的奖励,也还可以设小组进步奖、身体最棒奖等等进行奖励,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更好的优化体育课的管理,养成自觉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结论
根据体育课堂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学习小组管理模式的方法,分析了学习小组管理模式的建立,以及在建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队形中应该就采用分组的方法;以及分组时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组,例如有性别分组、混合分组、兴趣分组、学习方法分组等等;最后为了确保小组管理更好的进行,需要在小组长、小组制度和奖惩制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合理并充分将学习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体育课堂,将会对体育课堂进行优化,使得体育教学更加顺畅,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吉良.浅谈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策略[J].成才之路.2010(28).
[2]徐凤琴.对加强体育课堂管理的探讨[J].体育师友.2011,(02).
[3]李伟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体育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0).
[4]卢三妹,曾海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分层与合作小组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院报.2008,(04).
[5]赵荣峰.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南通教育http://www.ntjy.net/EducationCommamity/ EducationCommamity/-20071225164644.html.200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