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我们已经处于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因小学生道德水平较低、法治意识薄弱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知道,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再加上其是非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他们很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做出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小学德育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共生共融共谱德育篇章,互促互鉴共拓德育天地的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小学德育;现状;措施
引言
根据调查显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小学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积极开展德育教学。但是依旧有一部分小学教师忽视了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观念的培养。总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学生的基本要素,针对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工作者理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最终构建高效的小学德育教学课堂。
一、小学德育教学现状
德育教育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小学德育教学改革,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德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忽视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学当中,有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这部分教师将教学实际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分离,他们习惯用知识能力来评价学生的行为,对于小学生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教师却视而不见。这种德育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
活泼、好动、贪玩、好奇心强等是小学生的特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之前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有效开展德育教学。然而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十分枯燥,纯口头式讲课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有一部分小学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么过于陈旧,要么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总之,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内容枯燥问题是阻碍德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更新教学方式和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丰富德育课堂,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德育教学水平。
二、共生共融共谱德育篇章,互促互鉴共拓德育天地
(一)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认知能力、分辨能力等都十分欠缺。在小学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德育教学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教师应当改变传统德育教学中用知识评价学生的教学观念。其次,走进小学生的内心,关注小学生身心健康。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内心都十分敏感,他们有时候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经常与孩子谈心,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后,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六一儿童节、校园文艺汇演等都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并带领孩子参与到活动当中。科学合理的德育活动既可以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观念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巧用体验式教学
过多的理论讲解会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巧用体验式教学开展小学德育教学。体验式教学既有利于为学生营造真实有趣的德育课堂,又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关于团结协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团结协作的内容,现在我将全班40个学生分成2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派几名学生到讲台背对着多媒体,其余学生需要根据幻灯片中的内容进行表演,讲台上的学生要立马猜幻灯片中的关键词,猜对最多的小组获胜。”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小组合作当中,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再如,在执教有关感恩的内容的时候,小学教师可以结合家长开放日,组织“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并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当中。总之,体验式教学与传统说教式教学方式不同,前者既可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德育教学环境,又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德育有关的知识,非常值得其他教师借鉴。
(三)巧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德育教学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要内容,认真收集生活中德育内容并巧妙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小学生在学习爱卫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课上,教师通过“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不爱卫生的现象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引入课堂,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回忆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当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以后,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不爱卫生的现象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经过一番讲解,很多学生意识到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我爱卫生”的检查活动,所有的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桌子收拾得整整齐齐,一旦发现学生有不爱整洁和卫生的现象,教师应当立即纠正。总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德育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德育教学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涵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立足于德育教学现状,巧用体验式教学、生活化教学,最终构建高效的小学德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少彦.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 成功(教育), 2011(20):245-245.
[2]仁真古.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教育, 2010(9):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