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是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让学生审美水平以及道德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进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文化素养与文学素养的提升,更是为学生的高考打下坚定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以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其内在的涵养以及人文气质。对于高考而言,高中语文是高考必考的一门学科,所以,通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看得出高中语文是非常的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与高考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素养;高考;融合
引言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不断吸收与积累,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教材之外的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老师需要将学生的语文素质与高考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高考,能够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1、引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知识积累的情况,如果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比较丰富,就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增进自身的语文素养。除此之外,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素材之后,就会胸中有物,从而使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为了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所以,高中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明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产生兴趣,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有意识的接触和吸收课上以及课下的语文知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给学生推荐一些篇幅较短,语句优美的句子,立意较为高尚的文章给学生,学生在阅读了之后,便会有意识的寻找类似的文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的表达欲望来促进学生在课下主动背诵诗词,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实现对学生表达欲望的满足,更能够使学生在争胜的心理状态下,实现对诗词的主动阅读。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让学生做笔记,因为笔记是语言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学生要是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教师不得以任何接口进行干预,防止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造成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做笔记的习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是看到喜欢的语句应该主动的做好记录,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语句,可以引用到素材。读书笔记并不是简单对语句进行摘抄记录,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领,在阅读完毕之后写下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记录的方式,学生能够梳理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对今后的文学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2、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人文素养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变化,我国的语文教育家提倡“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的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并且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安排一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自身的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例如,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名著,也可以组织学生去看音乐剧,舞剧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意识感受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看画展,培养学生对于色彩以及构图的认知,感受艺术的熏陶。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比如爬山、郊游等等,通过户外活动来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情感,这些户外活动表面上看上去与语文的教学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这种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3、组织教学活动,感受文化的内涵
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在课上教学活动之外,为学生创设积累知识的机会,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均被局限在教室的有限空间之内,从而导致了在实践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体验到语文的真正乐趣。在高中老师对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实现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困难,所以,高中语文老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基本做法如下:(1)每天带领学生识记和背诵一句诗词或者名言警句,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因为学习任务而不会让学生产生压力感,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逐渐的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2)通过经常开展朗诵活动。朗读是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体积,所以教师可以经常的开展朗读活动,可以朗读诗歌,也可以朗读文言文或者现代文。结合课文新课标,精选优秀的作品,每次分组举行,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等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并背诵,并且要求学生能够找到自身的见解,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
4、语文素养与高考融合
对于新课改而言,紧紧的抓住了高考考点,在高考考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对高中语文的内容进行了改革。比如在高考语文中有找到词语中错别字这一项,语文新课改内容中对这一项也有所反映,并且以专题的形式对这个考点加以练习。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高考要考好只靠解题能力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根本,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思考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将使应试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高考不变就谈不上课改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的一面,所谓的解题技巧等是与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分不开的。
结束语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一出,高中语文的改革提出的要求与高考越来越紧密。这样可以看出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在高考中获得更多的优势,通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小林.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接轨新高考[J].新课程(中学),2017(12):48.
[2]解大锐.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