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小学生;运算能力;兴趣;培养
一、研究内容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以后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呢?这就是下面重点探讨的问题。
二、调查分析
很明显我们班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仔细分析试卷发现总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除法中的乘、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口诀不熟练……。学生总是把原因归结为“粗心”,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计算题呀不用思考,谁都会吗,肯定是马虎致错,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其实“粗心、马虎”只不过是学生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属于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还有学习能力欠佳的表现,当然也有老师的教学方法的问题。
三、教育措施
(一)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了解了大部分同学出错原因后,我决定首先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加强计算能力的提高。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下来列竖式,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抄错不遗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 ,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
(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运算能力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口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口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口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若干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口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口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我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必要时要求学生进行记忆、背诵,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多种形式口算竞赛,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灵活。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和竞赛。有时采用视算抢答的形式,看谁答得又对又快;有时采用听算比赛的形式,看谁听得准答(写)得快,训练记忆力,提高速度能力;有时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能做得多而准,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角度进行口算强化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
阶段性小结,给予进步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以精神甚至物质奖励,及时的评价表扬,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训练案例
案例一、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训练。选择一两个同学轮流值日,带上口算训练卡片到讲台念题,学生抢答。数学课尽量做到每节课如此。
案例二、利用扑克牌游戏进行训练。在课余时间,将学生每四人(或两人)一组,抽出四张牌(数字牌),运用“加、减、乘、除”及小括号组合使得数为二十四。谁能最先并以正确的算式算出得数就获胜。这种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
案例三、在班内醒目位置挂一小黑板,开辟口算竞赛专区,由学生自行组织,选择有难度,“坑”多的口算题。每周进行出题解题小结,技巧总结。并评出优秀“出题者”“口算能手”表扬鼓励。
案例四、晚上布置定量的口算题由家长配合监督完成,或直接由家长出题,每晚坚持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班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出错率也明显降低,出现令人欣喜的局面,最终每一位学生都在计算领域体验到了成就感。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主攻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适时寻找能让学生轻松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的点滴之处,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胡苗苗.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及兴趣[J].教育,2016(8):00206-00206.
[2]李永鹏.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之我所见[J].教育:文摘版,2016(3):00151-00151.
[3]刘献平.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6).
作者简介
朱其全,男,48岁,本科学历,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中心小学政教主任、小学高级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竹山县平安校园创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乡优秀管理干部。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