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刘海虹 (南陵县春谷中学,安徽 芜湖 241300)

摘   要: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本文分析了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优势,并提出了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高效应用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教育;教学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学生小学阶段对于简单线条和颜色的喜爱和理解逐渐升华为对于美术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美术创作能力,让学生们能够欣赏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美术作品,也为以后学生发展艺术创作、创新能力打下基础。由于美术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审美性,教师自身的审美观念很容易渗透到教学当中,从而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个性化教育的概念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开展积极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大方向把握之下,自主、独立地学习和发展,最终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学习目标、提升自身能力。
二、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美术课程的时候,学生们更加倾向于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有的学生比较喜欢油画,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山水画,有的学生对于雕像很感兴趣,个性化的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发展兴趣的空间,通过学生的喜好,引导学生培养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能够发挥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优势的发挥
个性化教育弱化了传统的统一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进行探索和学习,解放学生的想像力和灵活性,能够更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能。个性化教育对于学生自身优势的发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长处,引导学生进行特长的发挥。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个性化教育并非是片面强调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最终的着眼点依然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美术学科来说,个性化教育能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途径和学习方法,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得到综合的提升。
三、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
了解了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优势,想要发挥其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的效果,就要根据个性化教育的优势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要正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和探索。如果不更新观念就很容易造成南辕北辙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九年级下册的时候,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主旨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印象派,教师教学的时候不能直接“盖棺定论”地描述什么是印象派,而是通过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潮流、艺术发展等多方面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这一艺术流派产生的背景,进而生发出什么是印象派的问题,自主进行探索和学习。如果教师直接根据画面特点、颜色运用等直接告诉学生们什么是印象派,然后让学生们看有关画作,让学生们谈自己的看法,表面上好像给了学生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但实际上因为教学观念的陈旧,先前的灌输式教育已经将学生的思想和看法固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学生们的看法只能是顺着教师已定的方向去回答,根本不会发挥自身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因此要发挥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之更加符合个性化教学的观念和优势发挥。
(二)善于抓住学生特长,鼓励学生发展自身优势
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天赋要求比较高,许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根本领悟不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不能体会到色彩变化、线条变化的美感,而这些东西有很大程度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使得教学效果非常差。个性化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从细节处着手,从学生平时的兴趣爱好和表现入手,发现他们自身的优势和美学天赋,并进行挖掘和引导。例如有的学生汉字写得非常漂亮,那这位学生对于线条的变化以及字体的结构有着更加敏感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这些学生进行白描画、素描等方面的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身的潜能;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偏好,区别对待,让喜欢油画的学生在一组进行学习探讨,让喜欢国画的学生在一组进行探讨实践,教师则在学生之间进行观察,负责回答疑问,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更能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长处,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活泼个性的思想,才能多方面有侧重地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美术鉴赏、创作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情境创设,让学生们在教师搭设的思想背景和情感氛围中去欣赏美术作品,更加深刻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倾注的心血和想要表达的声音,并在这一过程当中让学生领悟画面与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设计、完成绘画作品,共同沟通和学习绘画方面的知识,利用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学生个人的潜在天赋。
(四)兼顾概念教学和实践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内容还是概念性的内容比较多,能够让学生们对于美术的发展历史、美术流派、美术思想等全面的理解。这样的概念教学是必需的,能够帮助学生搭建对于美术最初的认知框架,让他们在心中对于美术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教师同时也要兼顾美术实践,也就是创作。只有拿起画笔进行创作,学生们才能更好、更快地理解那些美术概念,更容易发现自身的潜力,更贴近个性化教育的观念。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笔墨千秋”的时候,用《五牛图》的部分线条讲解不同样式线条表达出的不同感受,这时教师可以设计“补全画面”的教学环节,就是给学生们一个差一笔就完成的“牛”,让学生们添上这一笔,在这一实践当中学生反复画作和涂改,进一步加深线条变化所变现出的意象的变化。
四、总结
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当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的特点,积极改进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最大程度上发挥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华. 深入初中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A]. 《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2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2]王源源. 初中美术特长生个性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