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本质特征,论述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要点,提出了深度融合思想的教学实践模式,供广大读者参考指正。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和发展,教育模式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也不断从浅层的协作走向深度融合。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一些思考和看法,希望给业内人士一些思路和启发。
2、把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本质特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主要涉及到三个本质特征:
第一:深度融合具有在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信息技术的意识。
第二:深度融合符合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融合”就是要将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以动态整合的形式融合成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协作,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三: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改变保障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以及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性,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内化过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助益。
3、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一)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重要介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终端设备也不断涌现,这些电子设备具有移动性、便捷性、高效性等优越的特性,被社会的各个行业及领域所广泛应用,其中就包括教育机构。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纸质媒体的阅读与学习内容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更高的效率来实现学习和阅读目标的实现,此外,利用日益丰富和庞大的网络资源库,人们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满足自己对各类信息的获取需求,同时也实现了更高效的相互交流、分享、探讨和协作,实现了多方的共赢。
(二)图像和视频将成为日益重要的内容承载形式
人类的文化流传和内容承载的形式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在21世纪,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图像和视频成了人们终端显示设备越来越常见的内容承载形式。人们利用这些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多媒体资源,来进行学习、交流和应用,大大提升了内容和信息的阅读效率和传输效率。教育机构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绝大多数中小学在教育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应用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数字化积件、三维模拟软件、微课视频等等,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
4、深度融合思想的几种教学模式实践
(一)开发和利用微课资源
教师要做好微课资源的开发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微视频的制作以及自主学习的评价和检测三大部分。另外,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资源理念也给教育机构和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采用更多的云盘文件来实现资源的高效获取、分享及利用。比如,教师利用云盘的文件共享群功能,可以快速在全校或全班范围内建立资源共享群。利用云盘的文件分享功能,不仅轻松实现了从网络的虚拟云端获取和开发各种优质的微课资源,同时也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实现了学习形式和学习环境更多的可能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教学的效率。
(二)创建研修信息平台
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研修信息平台,借助网络平台来开展教学课程的各项研修活动。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的工作坊的集体备课平台为例,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开课团队接到开课具体任务后,小组各成员通过网络协作或线下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学活动设计,在研修平台上公布具体方案。②公开教学设计的方案后,其他成员针对开课教师上传的教学设计进行阅读和评价,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开课教师对意见进行梳理,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上传。③实地开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相关人士现场听课,其他教师采用网络平台听课的形式同时进行,并即时或后期发表评论。④开课教师写出自己的教学总结和反思,整理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上传到研修平台。
(三)活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互联网不仅资源丰富,同时信息更新的速度快,基于这些特征,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我在指导人教版二年级的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课件的制作时,通过网络下载海底世界的视频插入到课堂导入环节,视频中展现了成群结队的鱼儿游动的画面,可以瞬间抓住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眼球,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想像鱼儿在没有水的环境会怎么样,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网络资源可以是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内容既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可以是国家或国际间的一些动态和实例,更可以是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和内容。通过这些广泛而丰富的数据材料和灵活的展现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完成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要使学生更好地学会知识和掌握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比如,将学科内容与一些实际的生活或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一些社会和环境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现在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能源开发和利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其他社会热点问题等等。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小组活动、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有效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升,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5、结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要发挥出信息的技术优势,同时也要深度挖掘出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共识,逐步由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采用更多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实现教与学的高效协作,使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钟永江,《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01).
[2]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杜占元,2012,5,28
[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探讨,秦江涛,《科研》,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