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相对比较繁琐和复杂,新课标下的班主任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不赞同班主任专业化。基于目前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对班主任专业化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想达到班主任专业化的标准,要从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学校完善班主任激励机制、健全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提升班主任自身素养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新课标;班主任;专业化
1、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班主任的专业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班主任专业化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反对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目前班主任工作的水平较低,要想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另一种是赞同的观点,其认为班主任专业化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特殊性。
2、“班主任专业化”的定义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特殊的责任,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完成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肩负起日常的管理和文化建设等任务。从以上可以看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属于教师专业化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专业化是基于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谓的班主任专业化就是班主任老师在已经达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标准之上,基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是在教育知识、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逐渐成长和发展成专业的阶段[1]。
3、班主任专业化的意义
3.1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学校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相对专业的工作,不仅对班主任老师的教学能力有明确的要求,还对班主任老师的育人能力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基于以上对班主任教师的要求,班主任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班主任工作。
3.2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老师的专业能力越强,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和其他任教老师一样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人生观等方面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丰富的专业能力、先进的教学观念、较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是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
3.3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
从教育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班级授课体制的发展以来,班级就成为了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一个班级充满和谐的氛围能够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果班级管理相对比较混乱,氛围相对较差,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组织班级活动、教育教学,但是班主任要想创建和谐班级就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综合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所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不仅是创建班级文化的关键基础,也是建立和谐班级的重要保障[2]。
3.4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下,班主任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班级建设的管理者,并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学校教育在实施新课标以来,由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较以前有着明显的改变,教育手段成多元化发展,教育知识的更新不断变快,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要牢记教育教学的本质,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根本含义,在班级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使班主任工作朝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班主任专业化的有效路径
4.1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
观念能够指导人的行为,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意识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基于教育部门的角度来看,在工作中必须加强专业化意识的培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于教育管理人的角度来看,强化班主任队伍必须要拥有专业化的发展观念;基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知识和德育的培养必须要有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
4.2学校完善班主任激励机制
中小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班主任团队的创建,并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体制。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因班主任的工作相对比较繁琐,有大部分的老师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所以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措施能够让班主任老师拿出更多的时间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解和关心,使学生在和谐的班级健康快乐的成长。
4.3健全班主任专业化培训
健全的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体制能够给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进行培训之前要进行调研,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培训方案,形成培训体系;制定多元化的培训手段和培训课程;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避免工作和培训时间上发生冲突。针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体制主要包含培训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制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证书体制中规定培训结束时经考核合格的班主任发放结业证书[3]。
4.4提升班主任自身素养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新时期下,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呈多元化,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班主任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变的越来越多,部分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过度的溺爱,这样使儿童在成长阶段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也很难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基于这种现象,假如班主任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进行处理,将无法跟上现在教育改革的步伐。所以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和管理时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思想,积极的做出相应的改变,主动面对由于学生身心特点产生变化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必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容的应对在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下, 班主任工作正在朝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班主任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研究来实现专业化。
5、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就是重视人们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经过不断的培训、进修来找到自己在工作专业化的位置,并发现自己与专业化之间存在的差距,经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工作朝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我国政府还要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进而保证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正平.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02):41-44.
[2]张人崧,伍新德.新入职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1):39-41.
[3]张秀辉.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实践与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6(1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