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经常感到很大的生存压力以及越来越难以适应飞速变革的时代,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屡见新闻报道之上。在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当今社会,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关注和配合,才能及时发现我们的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对小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变动时期;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机制
1、加强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1.1加强小学生心理教育是应对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日益加剧,带来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人们的思想的不断更新以及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所有这些都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现象已经蔓延到了校园。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里受到宠爱,一旦在校园里或社会上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在社会如此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2加强小学生心理教育为小学生好好学习提供支撑
小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习,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如果不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会在未来带来极大的隐患。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作为支持,小学生很难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亲戚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正确看待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进而难以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最后,它也不利于小学其他科目的学习。
1.3加强小学生心理教育是未来自身全面发展的关键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在此期间生理和心理发育都非常快,将为学生的个性、情感、品质、爱好奠定基础。每一位小学生都是新一代的继承者,承担着祖国未来繁荣昌盛的重任。因此,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形成健康心理,才能保障将来的全面发展。
2、小学生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学校重视不足,教学偏重形式化
首先表现为学校对心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缺乏心理教育建设经费,导致很多的教学计划不能得到全面落实,心理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关于心理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合理,有时教学偏重形式化,以讲授教材为主,缺乏生动有效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加之家长和学生对心理教育的不以为然,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往往收效甚微。
2.2心理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缺乏心理教育的相关经费,很多学校缺乏足够的专项资金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但并没有配备充足的心理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全职教师,往往是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教师的专业度和精力都不够,心理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2.3缺乏硬性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
目前,教育部尚未制定严格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对咨询室的建设没有明确的要求,对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和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外也缺乏对教师心理教学成果的科学评价体系,以上种种造成了小学生心理教育在制度层面的缺失,如果政府能在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上对小学生心理教育制定硬性规定,则学校和教师在实际的心理教学工作中就可以做到有规章可依,减少不必要的投入,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教学工作。
3、解决小学生心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提高对小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应该提高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个主体对小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应配备专业的教师,设置独立的课程,并进行科学完整的心理健康课程规划,以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并将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渗透到课程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3.2改善心理教育条件,加大师资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积极引进专业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学专家,还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职业心理训练,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能力,此外,应组织相关人员加强与心理教育开展较好学校的交流与学习。最后,学校还应加大对心理教育硬件教学设施的投入,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员,采取当今流行的各种媒体,如建立微信公众号,专业的心理教育普及网站,具备一定互动性的心理教育APP以及主动打电话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的心理表现。以丰富多彩的硬件和软件教学来保证心理教育工作的推广。
3.3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
教育当局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制度基础,所有学校必须从制定心理课程规范开始,配备专门的硬件设施,引进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章程,设置针对教师心理教学质量的良好评估体系。只有政府从宏观政策上加以保证,规范好学校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才能顺利推进心理教育工作的进行,只有学校对心理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时评价和反馈,心理教育工作才能得以科学高效实施。
4、结束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教师、家长、自身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决定了自身在将来能否全面综合发展,而且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在小学生心理教育中不可否认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重视不足、心理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硬性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等,但只要社会各方面准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积极制定相关措施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小学生心理教育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健慧.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4):30-32.
[2] 徐英杰.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8 (4).
[3] 黄辉.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02(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