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在此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以振奋人心的新闻事件,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七年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时讲到法律的作用于特征时,我讲中国的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我列举了中国宪法修改、习主席手持宪法宣誓、红色的通缉令、十九大的召开等扬我国威,振奋人心的新闻事件,但这些资源的使用绝不是事例的简单堆积,而是找到他们的契合的结合点,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朝着人民美好生活 方向发展。学生们听了以后一个个情绪激昂、津津有味。这些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以感动中国的人事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青春有格》(七年级下)过程中,讲刘锐:倚天持报国关山万里程。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后。他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他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他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讲《青春飞扬》杨利伟同志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他在执行任务中沉着冷静,英勇果敢,准确操作,圆满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太空之旅,谱写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崭新篇章。杨利伟探索太空的成功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通过这些感动中国的人和 事,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增强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理论、实践有机和谐统一,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
三、通过恰当的表扬,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励的语言传达和沟通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听课。心理学表明:对人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肯定和赞许,能使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得到表扬和鼓舞,会焕发出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有益评价,这是用激励赞美之辞引起学生良好的心理反应,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教师语言的或肢体感染和启发的;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通过表扬来激励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因此,学生就会以百倍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去努力学习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哪怕他们的答案不够完善,我总是不忘表扬,赏识他们,让他们快乐成长。
四、组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常将学生分为七或八个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充分交流,在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充分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的课堂教学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最后点拨各组发言的得失,全面及时完善补充不足,以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组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的优势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与付出实践的潜力,充分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兴趣,实现学生自觉学习与教师教学的科学和谐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胆量!
五、以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在讲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与法律同行》一课时,讲依法办事时,我列举“关于2《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与作者罗尔同在深圳女报的朋友披露了真相,此事有人在背后做营销(营销人是小铜人,出版界)。”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据不完全统计,仅30日凌晨开通捐款通道,已收到捐赠200余万。2016年11月29日,罗尔在文章《我承认,我被钱砸晕了头》中自述,在受到治疗费增加的压力后,有公益基金主动找他,为孩子发起筹款活动。但他拒绝了,而是选择和深圳小铜人公司“合作”。罗尔的文章在小铜人的公众号“P2P观察”里推送,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公司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保底捐赠两万元,上限五十万元;截至11月30日零时,文章同时开设赞赏功能。
2016年11月30日午间,继公众质疑罗一笑父亲名下有3套房产、P2P公司借势营销等质疑外,一份据称是罗一笑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清单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罗尔本人承认,他有三套房子是事实。2016年11月30日网友当日全天所有文章的赞赏资金原路退回至网友,经核算,共计2525808.99。学生对这些贴近生活的事件很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敬其师而信其言”,从而达到热爱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