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其具备鲜明的主题与灵活的形式,可以强化和学生间的沟通,并且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体现了现代移动社会的特点。本文将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作文传统教学与微课形式展开分析,并探究微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资源
引言
学生常常在作文课上愁眉不展,不知从何下笔,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生活阅历少,匮乏对周围事物的洞察与感悟,所以在写作文时不知道如何下笔。微课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能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加强,同时还能潜移默化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语文作文传统教学和微课形式剖析
小学语文作文是塑造学生创新精神、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以及个性的教学活动,其能展现出学生的内心想法。但是以往教学形式中,教师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剖析优秀作文、讲解写作技巧方面,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过于死板,不够灵活,内容千篇一律,或者由好词好句强堆而成,学生该有的纯真与无邪无迹可寻。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是费尽心机,东拼西凑的凑字数。长期下来,学生便会对作文课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对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1]。
所谓的作文微课,具体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先要明确教学宗旨,之后把讲解内容和图像、音频、文本、视频等融合起来生成微视频或者PPT,且把其运用在互联网教学、移动教学以及课堂教学等中。语文作文微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能把乏味的语言通过形象的图像、动画等方式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洞察力,调动其联想力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利用微课能有高效处理学生无话可写,不知如何写等问题。所以,教师要加强微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综合微课时间短的考虑,其教学宗旨一定要突出,并且要彰显出侧重点与疑难点。另外,有的学生喜欢学习,在微课结束后,可以在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提高总体学习水平。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一)结合教材内容开发微课资源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语句优美、主旨鲜明的文章,教师可将这些篇章当作微课素材,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语句形象的描绘人物的动作、状态,还有映射人内心活动的内容,而且同时对季节和环境展开叙述。教师要积极将教材中的不同素材予以分类处理,而且要增添图像、音乐等有感观冲击的情景建设。教师将教材中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设置成微课之后,要求学生利用缩写、续写、仿写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讲解《桂林山水》时,可让学生自行挑选有兴趣的内容展开仿写,有些学生挑选与泰山比较的内容,在作文中描绘出桂林的秀气与泰山的磅礴,二者刚柔并施的比较中突出文章的布局与水准,教师指引学生利用仿写来领悟总体句子构造,在仿写过程中要掌握好句子的两种主要方式,这同样是微课资源研发的一个主要渠道[2]。
(二)活动视频与作文微课相融合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爱玩,课间活动、休息中加入大量丰富多彩的游戏,彰显童年的欢乐和童真。此外,学校应时常组织一些校园活动,比如春秋运动会、演讲比赛、歌唱和舞蹈比赛等等。组织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洞察力,而且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相关道理,比如锲而不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教师可应用便携设施将这些美好的活动视频留存下来,在处理过程当作微课教学素材。为学生呈现活动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好奇心,而且是真正存在的生活案例,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有倍感亲切,有利于其认可和接受,教师要指引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现自我,训练学生短时间表达能力。比如:在让学生观看拔河比赛视频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认真洞察胜利组与失败组的神情、动作和内心想法,若有学生切身参加过此活动将会叙述的更为传神。
此种写作形式,能最大化的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教学对学生的指引不可只局限在短视频上,还要注重现实生活的细枝末节。要想加强学生的感观水平,教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可添加一些音频、视频或者文字等等,以此调动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活动的视频微课塑造学生洞察事物、人物的敏锐性,高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乐趣性。
(三)为学生制造切实的情境体验
作文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以季节,自然景色为主的题材,因为学生经验有限,大部分对闷热的夏天与飘雪的冬天观察不够细致,其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也仅能受限在阅读到的例文、电影、电视剧中的情景。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把各个季节的特征、季节的转变展现在微课里,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各个季节,主要有:冬天的鹅毛大雪、冻冰的河水、穿着棉袄的路人;夏天炎热的太阳;秋天坠落的树叶;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在发芽等等,把这些情景用动画与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搭配合适的音效创作成微课,让学生体会季节的交替更换。教师指引学生能能把各个季节的特征和自己对各个季节的体会用文字描述出来,学生历经身临其境之感后更喜欢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倾诉其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在学生的实践经历中开发微课资源
素材源自于日常生活,小学生阅历还不够丰富,因此其作文素材要多从平常生活中挖掘。教师率先要激励学生多进行一些切身实践,比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多阅读一些名人名事、扶身体不便的人过马路等等,且要求学生用图像、文字等方式描绘出内心的真实体会。教师在创作微课时便可有针对性的把实践经验融入去,让某个人的素材变成一起学习的素材,这对丰富学生知识构造,提高视野,以及提升其对生活、学习的领悟与理解方面都有着推动性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用微课此种移动课堂展开教学活动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语文作文课堂中微课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因此其资源也比较有限,要积极建设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广大教师在创作微课时,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挑选微课资源,以此满足现代学生发展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雪松.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发利用微课资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120.
[2]夏天,周绍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