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太宗曾经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教学是对于历史事件进行学习、分析以及讨论,并且从中获取到知识或者经验。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于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行深入了解以及认知。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许许多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实也就是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考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前言
历史教学属于初中教学的重点科目,学好历史不仅只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其实是一项比较枯燥的科目。他们刚刚从小学升上来,孩子的天性并没有被完全摈弃,活泼、好动、好奇才是他们性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入一些历史小故事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增添学科的趣味性就变得十分有必要。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初中生这个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价值观的养成期,他们性格比较活跃,却也往往缺乏耐心,对历史这种内容复杂、牵涉度广的学科往往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可是由于天性使然,他们性格中的求知欲、好奇心仍旧比较强,同时因为年纪较小的缘故,他们具有天生的学习优势。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快、接受度也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穿插一些历史故事,这样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1.2符合历史教材的教学要求
历史太过于浩瀚,远远不是那一本教科书就可以全部阐述的。而且初中历史的教材内容除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顺着这些知识点开始延伸,然后把整个教材内的历史事件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全部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既听了故事,也学了知识。
1.3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这个阶段是人一生最为重要的阶段,不论是习惯、性格、人生观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历史的时候[1],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历史中的正面人物,把他们的事迹通过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故事挑选的时候,可以尽量挑选一些有激励性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历史故事里的积极影响,帮助他们树立争取的人生观。
二、选择历史故事的原则
2.1真实性
课堂上由教师讲述的故事,在初中生心里那都是真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的故事,一定要遵守真实性的原则。尽量多说正史里发生的故事,对于奇闻轶事、或者野史轶闻要慎之又慎。不然会影响到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甚至会对他们今后的历史学习,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2趣味性
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2],一定不能和讲述课本知识一样严肃。可以以朋友聊天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听,并且适当的创造悬念、鼓励他们积极讨论。可以让他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可以更具有参与感,这样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
2.3针对性
在课堂上讲述的故事不能漫无边际,需要和课堂内容相关、或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讲历史故事是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听历史故事的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学习到历史知识,从而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3.1运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铺垫
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效的实现预期教学效果[3],那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关键。所以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说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历史小故事。这对于思维活跃且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是无趣且乏味的。因此历史教师在开篇讲解的趣味历史小故事,能够快速的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小手段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例如让学生带入历史人物之中,如果是他们处于历史环境之中会如何去做。这种假设性的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十分有趣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2课堂教学之中穿插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尽管相对于教材来说[4],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热情。可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花在历史故事的时间也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那么既要让学生快速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就需要在教材知识点上来进行穿插。历史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说讲述到华佗的时候就可以穿插到三国,而三国更上就是楚汉争霸。以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教学点,开始慢慢发散,穿插入后面的历史知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率先打好基础。讲述故事时尽量使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要让学生一听既懂,随后还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既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历史,这样既提升了学习效率,也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
3.3课堂结束时插入历史故事
在课堂结束时穿插入历史故事,是对于课堂知识的一种巩固记忆。许多学生都抱怨历史难背,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记忆的缘故。历史知识浩瀚而复杂,也许教师一节课讲下来的内容完全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本无法记住这么多知识点,那么历史故事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堂讲述人物、或者事件用历史故事穿插起来,等于从新给学生梳理了一遍课堂知识[5],加深了他们的印象。例如讲道商鞅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商鞅对于秦国的贡献以及商鞅最后的下场来进行对比分析。一个有功之臣,最后却被五马分尸。这种强烈的对比感,让学生会产生深刻的记忆。
结束语
历史故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导意义,同时也是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所以很适用于初中历史课堂。历史故事只是教学方式的一种,使用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运用。同时历史故事也是和教科书上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的,因此也是用历史故事给学生再次巩固和梳理了一次知识点。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高陈其.例谈史料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西藏教育,2018(04):34-36.
[2]李闯,鲁东海.“四导四学”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镇江高专学报,2018,31(02):122-124.
[3]余秋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及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8):84-88.
[4]隋海燕.浅议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09):160.
[5]沈正彭.微课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102.
作者简介
姓名:姚晓丹 :1974年10月:女籍贯:福建平潭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初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