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和地位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要实施自主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语文习方式。本文主要就是研究该通过怎样的实践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主观能动性,实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必要性;策略探讨
1、引言
伟大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强迫学生学习违法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学习,而只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可以使得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我们做事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为了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学生低效而又机械性的学习,以此来实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基层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体制下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一种正确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培养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探究欲。所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觉自主的爱上语文这门课程。当前的就业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能够自主的提高各项技能水平,而不是拨一下动一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不改变当前的教育方法,就很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觉的学习,使其成为他们思想中必备的意识,不光是促进学习结果的提高,甚至对未来的工作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的。而且我国当前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还原教育的本质,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才能顺应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但是现阶段下的教育现状还是应试目的,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很难成为国家未来想要的群体,所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3、培养基层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3.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就是建立一种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环境或背景。它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所以创设情境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情境素材,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到场景中,比如师生互换,或者学生进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锻炼,通过角色互换,让各自感受不同身份的人或者事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想法,从而感悟一些生活的道理。而且这种方式也能提高课堂氛围,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开展合作式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能够通过这种形式来使得学生互帮互助,增进交流沟通。教师是合作式学习的发起者,为了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讨论活动,就需要教师对于合作式学习有一定的认知,基于素材进行合理的合作活动开展,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合理划分小组,让活泼外向的带动内向的,尊重彼此的发言,课堂并不只是授予知识而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挥想像力的能力,利用知识去延伸到生活,将书本材料应用到实践,注重个人修养,发现语文的艺术,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以此来发挥个性化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增强小学生德育的教育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工作中,要将德育工作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利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去教育学生、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利用自身的情感教育去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可以采用课本内容和德育故事来让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活故事对话的练习,便于小学生们生动形象的理解其内容,学到故事真正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发挥小学生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与传统的课本教学不同,加入很多主动性和真实性,使抽象的概念相对具体化,更有利于小学生们的吸收和汲取。
3.4 信息化的结合,提高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帮助老师更好的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化,以此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都会有显著的提高,所以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策略就是正确的认知信息技术,将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在特定的时间给学生感官上的转变,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与掌握静态的理论概念,从而发现语文的魅力,实现有效性的教学。
3.5 开展家长会,改善正确的教育观念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出一些调整,定期的开展家长会,或是建立家长微信群,灌输一些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要太把成绩去给孩子进行施压,而是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的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并且教育孩子要从语文中发现魅力,不要仅仅把学习当成一项任务,学以致用,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中通过思想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
4、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需要从理论知识点出发,优化课程结构,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爱上并且自主学习语文,实现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 邹健春.基层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 赵琼.基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