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我国中小学,美育实施的好坏,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美育教师队伍是关键。尤其是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小学美育的价值,加强中小学美学教学,提高中小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美育价值;美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1、前言
论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能力,提高中小学美育价值的话,还得有赖于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当前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来看,绝大部分呢学校都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师范院校美学教育专业招生计划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美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需求。近几年各省的招生计划表明,大多数高校虽然在不断扩招美术生,但美术教育专业每年招生名额仍然较少,全国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总数每年也超不过1万名。若将他们全部安排到美育教师岗位上,也难以落实全国中小学生的美育教育教学任务。
美术毕业生的流失和“转岗”,造成了美育教师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学将近几年毕业的美术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安排在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教学工作上,而真正从事美育教学的却寥寥无几。类似的情况不仅使他们多年所修的专业荒废,而且也白白浪费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不愿从事教育事业,未工作便流失于社会,办起了培训班甚至私立学校。这样的流失和“转岗”年年存在,造成的损失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关于构建美育教师队伍的有效策略
以上也仅是以笔者个人的从教经验来看的,关于具体影响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远不止以上。明确原因只是为建设教师队伍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如何真正落实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才是关键。接下来笔者将对此进行重点阐述。
3.1 把美育教师培养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客观上要求加强美育教育。要实施好美育,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美育教师队伍是基本保证。美育教师是整体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必须把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整体教师队伍建设中,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创新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和模式,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关注当下,着眼未来,改革现有用人机制,确保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3.2 拓宽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渠道
就笔者了解,近年来,教师的招考、录用均以县为单位进行,大多都是不分学科,同一考试内容,客观上造成了语文、数学、英语大三科教师的过剩,音乐、美育、体育教师的短缺,主要问题是没有按照学校需求招录教师。所以今后招录教师,要改进方式,招考前先征求学校的意见,看看学校有什么学科需求,再确定招考方案,做到摸清底子,按岗招员。整体上扩大美育教师队伍招录比例,先解决一些学校没有一位美育教师的问题。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在没有专业美育教师的情况下,有一部分有一定美育基础知识的其他学科教师,一直兼任美育教学,随着学生的减少,教师队伍在整体编制上的满员,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这部分教师从原有岗位转到美育教学岗位上来,对他们有计划地进行美育专业知识和美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既满足他们的美育专业发展,又解决了学校美育教师短缺的问题,还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3.3 探索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美育实施的途径是多样的,美的需求是个性化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美育专业教师都不可能解决美育教学所有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探索美育师资建设途径,充分调动社会艺术工作者在学校美育工作方面的积极性,吸收他们的力量,充实学校美育教师队伍。一是将各级文化事业单位和艺术团体中热爱学校教育,又有美育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士聘请为兼职美育教师,以提高学校的美育教学层次,达到以忧补缺;二是可从社会上招聘一些有美育特长的人,兼任学校的特色课程,以突出学校的特色教育。如:农村中有很多人具有剪纸的手艺,农村学校完全可以聘请他们为学生传授剪纸艺术,还有的人会根雕、砖雕,这些都可以以特补乏,成为美育师资资源。
3.4 多措并举,提升美育教师队伍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美育教学形式和手段也有新的发展。新课程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而不少教师是以某一种艺术专业走进教学岗位的,其专业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有必要引导教师从单一的艺术教育向综合艺术教育发展,重视综合艺术素质的提高。一是可以将教育发达地区的名师、专家请到本地区做示范课、介绍他们美育教学经验,使我们的美育教师及时掌握一些综合教学方法,提高美育教学技能,改进美育教学。二是为了提高美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应创造条件采取长进修、短培训的方式,将从事没与教学的教师松日高等学校学习,是他们有机会,有可能充实提高,以补充新的学科知识和前沿动态,提高美育教学能力。三是组织各种形式的美育教学竞赛活动,达到以赛促训,自我提高的目的。四是整合优质美育资源,增强教研教改氛围,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提高美育教师的整体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有效方法。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不管是在高校还是在中小学教学中,其实我们都应该重视美育的价值。尤其是中小学,作为优秀青少年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中小学学校需践行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从教师层面解决美育教学问题,从而提高美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美育的实施为何步履维艰——关于中小学美育理论和实践几个问题的思考[J].姚晓南.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06期
[2]中小学美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J].康万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0年02期